• 分享
  • 收藏
    X
    当代文化符号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89
    0

      【文化评析】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格局下,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在世界格局中确立中国气派与中国风范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传统文化符号凝结着丰富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赞许和认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本身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优质素材。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注重武术、中医、瓷器、美食等传统文化符号的对外传播,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而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则较少被提及或关注。这种文化符号认知失衡现象必然引起国家形象建构的偏颇。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具有延展性,既需要传统文化符号深厚的历史内涵作为基础,也需要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拓展国家文化符号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更需要与之匹配的当代文化符号讲好中国的现代化故事。向世界展现全面立体的中国,需要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文化符号“同频共振”的协同叙事。

      从实际问题出发,我们需要正面审视当代文化符号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存在的短板,如此才有可能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尚未建构起明确的叙事框架。通俗来说,我们过去主要依赖传统文化符号传播国家形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忽略了文化创新,并未建构起相应的文化符号系统。当我们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时候,才发现当代文化符号的散乱、羸弱甚至阙如导致了中国现代化叙事的巨大困境。因此,非常有必要从“文化自觉”的立场对中国当代文化符号进行反思,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是能够代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符号,它们在表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赋予中国当代文化符号更丰富的故事内容和价值伦理,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抓手。

      除了对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存在现状进行梳理之外,还需要追问“当代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政治、经济、科技领域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的当代文化符号,例如高铁、微信、春晚、网络小说、地标建筑等却讲不出精彩的故事,导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当代历史语境中仔细爬梳,挖掘那些可能被遮蔽但却有价值、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故事。

      当代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价值观的诉求和表达同样重要。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在国际传播中的失语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讲述的中国故事与当代世界关注的议题与价值之间存在偏差。共同的价值观是国际社会合作的前提,我们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希望通过故事蕴含的价值寻找多元文明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故事达成彼此理解和价值观的共识,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我们可以思考当代文化符号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如何与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符号相互融合,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闪亮的雪花》这个节目中,“鸽子”“雪花”“心形”“橄榄枝”代表了全人类对和平、友爱、互助、合作的共同价值诉求,自然能够引起全世界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节目中的青花瓷、中国结、剪纸、中国红等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符号元素同样令人瞩目。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文化符号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表达形式实现价值的融合与共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的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当代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文化符号唱好“双簧戏”,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更精彩。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