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村里有了村史馆、居家养老中心、图书室、四点半课堂,到处都干干净净,活动空间也多了,住着真舒心。”近日,家住长垣市丁栾镇上官村的李大娘扳着手指头,细数村里的变化。
春风送暖育生机,大地披绿万象新。绿树环绕的村庄,平整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的院落……广大农民对家乡的美好憧憬,正悄然变为现实,“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成为农村环境的新标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近年来,长垣市坚持谋定后动,以规划引领“一发动全身”。无规划、不建设,以规划高标准促进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三级联动聚焦规划,县乡两级均成立规划委员会,聘请7名中规院专家担任规划顾问,建立了308人的“乡村规划师”人才库,各村至少拥有1名“规划明白人”,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规划把控体系。因村施策编制规划,确定集聚提升类村庄36个、城郊融合类村庄91个、特色保护类村庄3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38个、整治改善类村庄251个,分类编制村庄修建性详规,分别明确村庄建设治理重点。376个村已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精益求精落实规划,把精品意识贯穿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始终,成功实施了“花香云寨”“生态宋庄”“枕水西陈”“古韵官路西”等一批精品村庄规划。
改革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皮前村借力农村宅基地改革,拆除无功能建筑、破旧墙院、长期闲置的房屋,利用村内腾退出4.5亩土地,投资150万元建设2层标准化厂房1200平方米,发展卫生材料加工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收入5.25万元。”张三寨镇党委书记王华伟说。张三寨镇皮前村是长垣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持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系统破解乡村建设工作难题。以改革拓空间,累计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7089亩,腾退宅基地1.56万亩,建成果园、花园、菜园、游园等“四园”3882个、党群文体广场540个、养老中心90个、村史馆120个、村民大礼堂64个、停车场839个。以改革增收益,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群众获益1.83亿元,村集体获益1.47亿元;通过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5个村集体和农民分享3208万元土地增值收益,村集体获益962.4万元。以改革添活力,创新“集体经济+社会资本+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发展模式,所有乡镇均成立乡村振兴建设公司,村级成立建筑合作社和施工队伍140家、劳务和物业服务公司20家,增强了村庄发展内生动力。
“家里通了自来水,接上了污水管网,刷锅洗碗的水不再到处乱倒了。”家住孟岗镇吴寨村正在厨房里做饭的王大娘说,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解决后,房前屋后路面干燥整洁,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近年来,该市坚持群众主体,以共建共享“一心聚合力”。用好用活评先、激励、奖补措施,引导各界群众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以组织领带群众干,以能人富带人人富,发动企业、能人、乡贤投资捐资3.2亿元,群众投工投劳24万人次。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四通三化一入地”,已硬化道路3066.7千米,占任务的76.2%;铺设污水管网2354.6千米,占任务的71.3%;通自来水4219千米,占任务的98.6%;建成弱电入地管网294.9千米,占任务的20.2%。培养群众自我约束的习惯性,把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责任和义务纳入村级“一约五会”,建立“一元”约束和积分管理机制,评选出“五美庭院”4.6万户,每周五2万名志愿者参与义务整治,引导群众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激发群众主动作为的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探索提炼出厕所革命“先自建、后补助”,招商引资“村引归村、镇引归镇”“群众大食堂”服务留守家庭等接地气讲实际、可复制能推广的模式和打法。
据了解,该市坚持规划引领、改革驱动、共建共享、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新乡唯一县市入选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单位。(通讯员 王晨光 翟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