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和田玫瑰,绿洲的香味之源
    266
    0

      □沈苇

      向左飞过一株玫瑰,

      向右飞过一株玫瑰,

      两株玫瑰花中,夜莺开始歌唱……

      这是和田民歌中飞翔的玫瑰、梦幻的玫瑰。曾在和田地区生活多年的考古学家李吟屏说,我们和田人种植玫瑰,多出于实用的考虑,主要是为了“闻”和“吃”,而不是“看”。5月春夏之交,和田乡间时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姑娘们怀抱玫瑰,边走边闻,小伙子甚至白胡子老汉的耳际、帽子上插着鲜艳的玫瑰花。

      他还给我说起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名言:“天上永远不会掉下玫瑰,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须自己种植。”

      不知和田人看到这句话会有何感想,是否会觉得“当然得自己种!”

      和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玫瑰生长优势区之一。这里种植的玫瑰,系早期叙利亚高原大马士革木本玫瑰,株型美丽,香味浓郁,被引进和田后,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地沙漠玫瑰,被誉为“沙漠香魂”。

      玫瑰园一般在和田地区田间地头的玉米地、棉花地、麦地和菜地之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少的有一二亩,多则十来亩。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藏在玫瑰田茂密的枝叶间,无论枝叶怎样繁茂,也遮不住玫瑰耀眼的红、四溢的香。姑娘们鬓上插上玫瑰花,提上篮子,站在玫瑰田里采摘玫瑰,于是,摘玫瑰的姑娘也“变”成了“玫瑰”。

      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位于盛产羊脂美玉的玉龙喀什河畔。全村400多户人家,家家种有玫瑰。尽管玫瑰不是村里的主业,但从玫瑰园中获得的收益,无疑能为村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这日凌晨,太阳还没出山,农妇阿曼古丽便起床了,她要带着女儿采收玫瑰。清早带露水的玫瑰香味浓、颜色好。

      阿曼古丽家种在小麦地旁的玫瑰有一亩三分地,每年采摘的玫瑰500多公斤,收入上万元。除了将玫瑰花送到和田大巴扎卖,她家每年还要做10公斤左右的玫瑰花酱,供一家6口日常食用,多余的花酱则送给城里的亲戚朋友。

      我早就听说和田大巴扎有一处玫瑰巴扎,玫瑰花是以公斤来出售的。

      5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过和田市加买路南端,找到了这处玫瑰巴扎。几十名妇女席地而坐,地上铺着棉布或塑料薄膜,她们细心地从花蒂摘下花瓣,花瓣是用来做花酱的,花蒂则弃之不用。慢慢地,她们身边的玫瑰花瓣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有的妇女将出生不久的婴儿带到玫瑰巴扎,她们就坐在花堆间给孩子喂奶。小家伙喝饱了奶后,闻着花香美滋滋地睡着了,他们的妈妈则继续埋头工作。

      在和田的玫瑰巴扎上,人们常常分不清哪是玫瑰,哪是妇女。确切地说,妇女们早已和玫瑰融为了一体。

      玫瑰巴扎上,绞肉机摇身一变,成了做花酱的机器。芬芳鲜艳的玫瑰花混合着洁白的砂糖,经过绞肉机的加工,就变成了暗红色花酱。不过,此时的花酱是生的,吃起来虽香却发涩,必须装在瓶罐里,在太阳下晒一年,发酵变熟后才能食用。

      23岁的帕提古丽和她的两个妹妹在玫瑰巴扎上出售加工好的花酱。她说,花酱是按一公斤玫瑰花配一公斤白砂糖加工而成的,一天能赚200元左右,一个花季下来,收入十分可观。

      当玫瑰花在尘土和荒凉的戈壁沙漠中开放,香味在和田绿洲飘散,它在生活中就具备了特别的意义。玫瑰花香渗透在和田人的饮食、起居、服饰、艺术等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审美方式,这一现象在饮食习惯上最为明显。烤肉,必不可少的调料是孜然,为的是增添食物的香味;馕和面包,则要抹上玫瑰花酱。

      和田人常常将“香”等同于“热”。他们认为,凡是热性的东西都是好的,对身体和精神是有益的。他们对“香”的迷恋,其实是对“热”的渴望,这是有道理的。热性的身体,热性的心灵,才与热性的沙漠生活匹配。

      再比如,酒和玫瑰本是两个概念,但在和田,却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玫瑰进入酒中是从穆塞莱斯(和田人叫“麦扎甫”)开始的,与刀郎地区的人喜欢在穆塞莱斯中放鸽子血、公鸡血甚至烤全羊有所不同,和田人喜欢在葡萄酒中添加丁香、藿香等各种香料,但最主要的还是玫瑰。因此,和田麦扎甫喝起来,口感更加芳香、醇厚。

      玫瑰种植历史是什么时候传入和田并有栽种习俗的,目前已无籍可考。如今,玫瑰是芬芳和田的一个中心,是绿洲的香味之源。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