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河北承德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让山水入画成和美乡村“标配”
    33
    0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通讯员 胡国永 

      截至2022年底,该市累计创建省级精品村62个、省级以上森林乡村136个,创建美丽庭院43万户,完成48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远山苍翠、近水涟漪,街巷整洁、小院悠然……如此迷人的画面,正在成为承德越来越多农村的“标配”。

      承德地处山区,百姓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重、难度大。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坚持系统思维,妥善处理好抓点和带面、当前和长远、建设和管护、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四个关系,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干群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无论啥时候来,大街小巷都难寻污水、垃圾。随便走进一户,屋里屋外整齐干净。”见过兴隆县塔前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发的人,都听过他对该村人居环境的自信表达。

      不过,王长发也闹过心。几年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垃圾遍地走、违建随处见”是塔前村的真实写照。

      让塔前村整洁起来并非易事。“老百姓觉得,祖祖辈辈都这样,脏乱差就是农村该有的样子。”王长发说,要破除老观念,先要解决干群貌合神离的症结。

      拆违建,党员埋头干,群众一边看。“没有群众参与,白搭。发动群众,首先要建立信任,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王长发率先拆除老舅家柴火棚,被老舅拿着锄头追得满街跑。这下,大伙儿看到了他的决心。

      修路没钱,王长发带动党员垫资。急难险重的活,党员冲在前。身边榜样的力量感染人,身边可见的变化打动人。

      趁热打铁,塔前村又制定了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包片、小组长(村民代表)包胡同、党员包户、户主门前“三包”的“一总四包”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同时,制定村规民约,组建法治宣传队,开展系列孝善主题活动,推行“码上公开”引廉入村工作机制……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齐心”,塔前村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日常保洁市场化、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防控数字化。2022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改变的不止塔前村。鹰手营子矿区南沟村“两委”、全体党员、小组长分片包段,对分管区域所有事务进行服务管理,通过带头示范,引导广大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双滦区前营村广大党员争当人居环境整治排头兵,用实际成效激发群众热情,村民出义工参与村庄建设150余工时,节约人力和建设费用8.5万元……

      为凝聚共建共享共治美好家园的合力,承德着力打造谋事干事的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通过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出工出力,主动投身环境整治,自觉参与净化、绿化、美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截至2022年底,该市累计创建省级精品村62个、省级以上森林乡村136个,创建美丽庭院43万户、精品庭院10.7万户。

      内外兼修,擦亮生态环保底色

      改厕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点,小厕所能撬动环境大改善。

      “承德高寒、缺水,有的地方改厕不考虑实际,改后成了摆设。”隆化县东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刚说,今年年初,听说要改厕,不少村民都摇头。

      改得了,更要用得了、用得好。“我们主要尝试一体化微水生态厕所,不渗不漏、保温、坚固耐用,还配备了特制便器、生态排水场等装置和专用菌种降解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王志刚说,该厕所后期维护成本低,3到4口家庭,只需两三年清掏一次,得到村民广泛认可。

      为打通人居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隆化县投资100万元建设人居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可将粪污分解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液体肥料。同时投资8600万元配建有机肥场一处,建立起畜禽粪污、种植尾菜垃圾、人居粪污收集、储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体系,实现变污为宝。

      农村美不美,要看家乡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生活污水要先行。承德因地制宜,采取城郊村纳入城镇管网、人口密集地区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散居村落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等分区分类模式,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48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今年已完成54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标率达到22%。

      在承德,生活垃圾填埋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该市正持续推进“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座,日处理能力预计达到2400吨,满足垃圾处理需求。

      既要环境整洁,也要生活舒适便利。承德积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村民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金,用好以奖代补政策,加快补齐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截至目前,该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55%,97%的乡镇已通三级路,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均为100%,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公司直投到村实现全覆盖。

      宜居宜业,好风景里有奔头

      “村里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荷塘月色小游园’。这里原来是个臭水坑,长年垃圾成堆。”宽城满族自治县永存村党支部书记赵刚说。如今,池塘里是循环水,既能赏景,又能浇灌山上果树,一举多得。

      好环境带来了好“钱景”。这两年,永存村依托地处潘家口水库生态保护精品片区的独特优势,建起民宿和农家乐,种植了大榛子、鸡心果等经济林,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走进平泉桲椤树社区,养老院、学校、医院、足球场、公园等设施一应俱全;现代产业园区内,集中搬迁安置的村民在汽车线束生产车间、食用菌大棚、菌棒加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山上的生态涵养功能区内,各种果树长势喜人。

      “作为全省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社区,我们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生态秀美的和美乡村。”该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说,预计到2025年,社区农业年产值将达到1.6亿元,集体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

      永存村和桲椤树社区是承德坚持颜值、产值一起抓,推动人居环境、乡村经济双提升的生动缩影。

      今年,该市将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采摘、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培育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持续壮大5条农业特色产业带和8个精深加工集群,新建一批万亩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区域环境整体提升;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年底前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60%以上。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