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为乡村振兴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 ——访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刚
    157
    0

      山海相拥,蓝绿交融。从高空俯瞰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18.57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三湾三岛两湖一山一水”分布其上,串珠成链、生机盎然。陵水乡村,环境美、生态佳、产业兴、腰包鼓,得益于陵水县始终紧抓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美化乡村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陵水特色的善为善治美丽乡村之路。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陵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刚。

      记者:基层治理需要人人参与,这其中村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请问陵水县在提升村干部能力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周刚:陵水县围绕“双好双强”标准,选配了一批学历高、素质强的“领头雁”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这为陵水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换届后,陵水县全面实现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6.74%,“两委”委员平均年龄42.94岁,致富带头人和退役军人等农村人才共占比78.7%,“两委”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陵水县还坚持“学用转化”,多维度赋能提升干部能力。聚焦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陵水县以“关键少数”带头学、“课堂+基地”实地学、“线上+线下”灵活学等方式,着力克服干部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的问题。为增强培训实效,陵水县还以全省开展的“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梳理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干部在一线锻炼、认知在一线深化、能力在一线提升,打造从“想办事”到“能办事”再到“办好事”的服务型干部队伍。

      记者: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陵水县打造了“15分钟社区服务圈”,请问具体内容有哪些?又是如何优化提升的?

      周刚:陵水县立足“一站式服务”,突出就近、便捷、高效特点,将业务办理、政策咨询、建议收集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统一纳入“15分钟服务圈”,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就近便利的生活服务,实现基层治理“微循环”。在这过程中,陵水县充分发挥党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优化机制平台建设,形成基层治理“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整体效应。

      具体做法有:社区党委网格化。按照“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建设思路,组建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的“1+2+N”(即1名网格长、2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等)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服务事项“一站化”。优化“县—乡—社区”三级行政审批的网络管理平台和分流处置平台,将综合执法、行政审批、民政等部门纳入“全科网格”,实现了社区“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办实事、解难题”有效衔接。处置事件“高效化”。聚焦“疫情防控、人居环境、社会治理、风险排查”等重点,健全对全县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者管理机制。在“1个支部N名党员,1个党员联系N名群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下沉干部、村干部、网格员、民警(行政执法人员)、卫生人员“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实现“村村有人在、户户有人管”的网格化格局。

      记者:陵水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是如何避免“千村一面”,培育“一村一品”特色IP的?

      周刚:陵水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找到了美丽乡村拥抱绿色、向海而生的发展“密码”。我们实施了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以党建引领“两社”联动,出台《陵水黎族自治县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以“三资”账户为依据,对村集体经济做出贡献的“致富能手”,最多可提取30%的村集体年度净收益,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聚焦“链式生长”产业布局,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纵向打造“育种、选种、种植、加工、贸易、物流”的价值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横向以“潟湖重生+滨海重塑+山海相融”为产业逻辑,全力构建农旅一体化发展体系,培育“一村一品”特色IP。

      下一步,陵水县将把主题教育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建功自贸港的强大动能,突出大抓基层大抓干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创新。

    2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