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区小店镇殷庄村位于新乡市平原路北侧,京港澳高速西侧,荷宝高速穿境而过。村庄总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1501人。近年来,殷庄村探索推行“党建+民族团结”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殷庄特色样板。
党建引领抓示范,树牢民族团结“风向标”。农村党支部是引领乡村发展的“指挥所”,也是“突击队”。殷庄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实现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民族工作的合力。明确第一书记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村”实施方案》,引领村“两委”和村内优秀党员在党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双推进、同增强”。二是狠抓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民族工作能力和素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学习纳入“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基层党支部作为开展好民族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不断提升基层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政策宣传,推进民族团结理念融入群众生活。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文明志愿者服务队,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矛盾纠纷排查等活动,进一步筑牢民族团结群众基础。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多彩石榴街”,讲述殷庄民族故事,搭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民公约、敬老爱幼等墙体标语和漫画,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之时增强对殷庄村共同家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两年来,殷庄村从出了名的落后村、软弱涣散村变成了河南省“省级卫生先进村”、“河南省健康村庄”、新乡市“文明村镇”,从原有党员39人发展到现在的53人,从大大小小的村务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村民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村风民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建引领重生态,打造民族团结“风景线”。殷庄村紧紧围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文明幸福”为目标,科学谋划,持续发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民族团结进步创营造和谐生活环境。一是依托“三通一规范”工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余万元修建自来水及雨污水管网3500米,解决了雨季村内污水横流的问题。对殷庄村1000米排河进行整治,切实减少了汛期洪涝风险。对全村4条约1800米主干道通过自筹资金进行质量提升,修建主干道沿线两侧路沿石5300平方米,规划停车位80余个。打造3处小型休闲广场,安装长条凳等,方便附近老人、孩童就近休闲玩耍。二是提升村庄宜居品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合理布局文化广场、公厕、垃圾箱,配足清扫保洁人员,垃圾密闭清运,日产日清。清理荒坑沟塘3000余平方米,拆除危房6处,旱厕14处,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废地绿化工程。对4处废弃宅基地、2处荒坑进行集中整治及植树绿化,改建成为小型石榴园、杏园等。对村内4条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成为3条桂花大道及1条月季风情街,村庄绿化率进一步提升,殷庄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
党建引领培产业,增强民族团结向心力。殷庄村立足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探索村企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模式。以红旗区开展“万企兴万村”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为契机,与瑞之恩生物有限公司结对,开启村企共建行动。瑞之恩生物有限公司投资900万元在殷庄村建设新乡市红旗区现代农业富硒产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计划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二是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新村。协同田园综合体公司做好果业发展,以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依托,按照“一园一特”区域空间布局,科学利用无花果、小黄瓜、番茄等果业资源,发展特色种植、食品加工产业,将殷庄村打造为集农业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宜居为一体的农业化、现代化、设施化新农村。三是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吸纳村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盘活村内现有集体房屋,探索“生产+冷藏+深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投资50万元打造纯手工水饺产业,由殷庄村统一管理和销售,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党建引领兴文化,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 广泛开展村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展现出殷庄村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以活动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一是打造殷庄村史馆,铭记历史留住乡愁。村史馆用12个模块展示殷庄村的村情概况、今夕巨变、发展战略、集体荣誉、村规民约、乡风文明活动,讲好“发展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二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结合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传承优秀文化风俗,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日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活动,精心编排舞蹈、歌曲、小品节目,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三是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学生抓起,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坚持走出课堂实践育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连续3年在“六一”前一天组织由村内百余名小学组建的“殷庄村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小手拉大手+N”活动,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治理、调查宣传、慰劳慰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乡变化,感恩伟大祖国,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带动整个家庭成员乃至所有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