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一尾河豚 搅活扬中乡村发展
    34
    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九百多年前,苏轼在春日江南写下的这两句诗,流传千古。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漫步“中国河豚之乡”江苏省扬中市,随处可见“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是扬中“活”招牌,搅活了这座长江大岛的乡村产业。

      9月5日,从长江吹入扬中市三茅街道永和村的风,已微凉。坐落在此的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该公司副总经理刘良华告诉记者,抓着“预制菜”风口,公司正在马不停蹄研发河豚、刀鱼等预制菜,预计年底上市,年产200吨。

      “江之源”是扬中著名的河豚养殖企业,2012年,响应政府号召,将家搬到永和村,从此和乡村共成长。企业入村,为地处偏远的永和村带来了增收。据介绍,“江之源”占地1800亩,其中300亩是租用永和村的土地,这些土地每亩每年租金达1200元。此外,企业也为村民带来了工作机会。“江之源”现聘用12名农民为企业正式员工。每年水产销售旺季,周边乡村留守的妇女、60岁以上老人等,则来当临时工,每人每天有至少百元收入。

      一尾河豚,带动了扬中富民强村。扬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河豚的养殖面积近2000亩,数量达到150万尾,每年实现产值达2亿元。而以河豚以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成了扬中农业产业“最大招牌”。

      扬中,地处长江之中,总面积332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以河豚、刀鱼等美食出名。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扬中就开始探索仿生态人工养殖,并于2009年投资建设了现代渔业产业园,打造全国水产养殖示范高地。据悉,扬中全市目前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1.92万余亩,年产量7700余吨,并逐步形成了以河豚、刀鱼、鲥鱼、螃蟹为主的四大特色水产产业,成为江苏现代渔业特别是特色水产发展的产业高地与研创中心。

      “不食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除了养殖河豚,扬中烧河豚技术,也是盛名在外。每年3—5月,是河豚最肥美的季节,也是扬中最热闹时:全国各地的“吃货”慕名来此,只为吃现做的河豚。这为扬中带来了“流量”,也为乡村尤其是乡村旅游带来了机会。扬中借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积极打响“以食促游”扬中品牌,组织开展“悦江岛四季、遇人间佰味”系列活动,推出“扬中味道”纪录片,精选23道具有典型代表的乡土名菜,绘就扬中“美食地图”等,加强农产品包装设计,编制“食在扬中”特色农产品推介手册,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扬中各村也借此推出特色乡村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位于该市新坝镇的立新村,依托高效农业园,整合利用旅游资源,把立新村打造成江苏省高校农耕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游基地。截至7月,2682名大学生在立新村完成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带动村级经济增收16.86万元。据立新村党委书记肖胜介绍,该村在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将增设稻田咖啡、稻田冰淇淋、稻田城堡等景点,让游客深入其中,感受乡村之美。为了更快更好发展,7月,立新村联手新治村、联合村,成立镇江市首家强村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携手推进该镇三江湾旅游集聚区建设,“组团”打造外在美丽、内在丰盈的和美乡村。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