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会时插不上话到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致富、赢得村民信任,1996年出生的刘海浪在家乡完成了人生蜕变。
退伍回村4年多来,这个看上去内向、瘦弱的小伙子改变家乡传统农业模式,带乡亲们种植的胡萝卜亩产最高达到6000公斤,他也在青春中打上“橙色”烙印。
刘海浪的家乡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丁里镇河头村,该村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土质以砂质壤土和两合土为主,土质与气候条件适宜胡萝卜生长,有30多年的胡萝卜种植历史。近年来,该村胡萝卜亩均产量四五千公斤。
2019年刘海浪退伍返乡后,发现村内种植模式过于传统,种子质量和销路时好时坏,他曾看到一整车一整车的胡萝卜滞销,最终腐烂。此后,他开始从网络上查找高科技种植模式,农业自动化模式吸引了他的注意——一台电脑、一套机械就能完成播种、除草、施肥、浇灌、采摘等操作,省时、省力、省人。
刘海浪想改变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于2019年9月牵头成立了萧县河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个难题是和农民搞好关系,要想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必然要挨家挨户打交道、做工作,这对性格内向的刘海浪来说是个挑战。
一个小年轻要承包乡亲们的土地,大家都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刘海浪先前往一位刘姓村民家走访劝说。这家人在村中颇有威望,种地本领娴熟,12亩地的土豆、玉米和胡萝卜是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一开始,对方坚决反对,刘海浪前后去了5趟,给老人算了明明白白的经济账,最终,对方同意土地入股合作社。
村里大户刘亚军有260亩地,刘海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抛出合作橄榄枝:希望对方通过技术和机械入股合作社,年底享受分红。
“明明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却不去城里干体面工作,非要来指导大家种地,能干出什么名堂?再说,你知道怎么播种、怎么种地吗?”刘亚军一直犹豫。
刘海浪搬来“救兵”——请家里亲戚和村中老人去帮着劝说,让刘亚军同意合作。
到了2020年,刘海浪逐步流转土地300余亩,请农户种植、拔草。刚开始,他就发现了问题——人工种植的效率低,特别是播种时容易导致苗株分布不均匀。他想到了机械化播种,便从山东寿光引进种子编织机,将种子自动、均匀地编织在可降解的编织绳上,机器从地里经过,种子就能直接埋进土里,不用考虑播种的间距。他还用机械实现精准滴灌。
“用好那些看似简单的农业机器,其实需要大量技术研究,也需要试错和克服失败。经过试验种植,我们减少了种子使用量,压低了成本。”刘海浪说。
2021年10月,河头村两委换届,刘海浪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决心展开手脚大干一番。
但在别人眼里,他的“分量很轻”,开会时,总是抢不到说话的机会,布置工作也没人信服。
怎么办呢?村民、村干部都成了他的老师,一家家入户走访。他也真心真意对待村民,曾顶着瓢泼大雨前往独居老人家中检查、照顾。
同时,他带着村干部去山东、福建、内蒙古考察胡萝卜品种,学习种植经验。他的想法很简单——集约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再把销路打通,让老百姓敢种、愿意种,来年都能有个好收成。
在他的提议下,村委会开发设置公益岗位,吸引96位村民定期前往合作社从事除草、打药、杂活、收获、包装、分拣、清洗等工作。这一举措受到老百姓欢迎,年纪稍大的农民、家庭困难户和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农民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据介绍,每人做工一天能获得70元基本工资,村里还提供后勤物资保障。
河头村村民朱孝侠,丈夫于2016年因突发性脑梗导致偏瘫,她只能在家照顾丈夫,刘海浪吸纳她来到合作社干杂活,跟着有经验的村民学种植,一年能增收1万余元。村民刘湘廷在合作社帮忙除草,一年增收1万元左右。
渐渐地,村里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决定跟着刘海浪一起干。目前,合作社共流转865亩土地,种植胡萝卜、土豆、水果萝卜、黏玉米、西瓜等作物,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胡萝卜更是出口到越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刘海浪介绍,村里自建了两座冷库,方便产品储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我们胡萝卜出货时卖到每斤1.5元,以往,农民自己散卖,最多只能卖6毛钱。”
在基层工作,刘海浪也曾感到压力和乏味,也不断试着找到在农村工作的乐趣。“当自己的努力得到老百姓认可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有获得感”。
刘海浪至今记得,2022年12月底,村里首次举行村集体经济分红仪式,村里1386户5385名乡亲全部参与分红。当天上午,老百姓们围成一圈,每人拿到一袋40斤的水果萝卜、若干袋洗衣粉和澡堂票。此外,入股合作社的老百姓还能获得租金和相应现金分红。
有村民评价:“(刘海浪)这小孩这么年轻就当书记,还真办了几件实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