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为乡村振兴培养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
    46
    0

      陈桂林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乡村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还要能掌握现代科技、现代化意识、现代化管理能力。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人才基础迫在眉睫。

      目前而言,高校、职业院校、党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是培训乡村人才的主阵地。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首要之处在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靶向施策,努力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明确乡村人才的培养方向、建强乡村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创新乡村人才技能传授方式、完善乡村人才培训的服务体系,对乡村振兴人才进行“持久培育”,提升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来乡回乡返乡人才在“下得去”的基础上,真正“留得住”,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活力。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让课程有效连接人才。课程方向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人才,须着重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方向的创新创业课程上发力。围绕乡村振兴如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双赢”、基层工作压力大等重点方向,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农产品销售以及乡村基层治理等问题,打造乡村发展的“答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须更具应用性、实用性,既包含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干部情绪压力等专业领域,也涵盖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需的养殖技术、种植技术、防病防灾技术、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农机使用技术等具体技能。课程应有连接人才的畅通渠道。乡村振兴人才很难有大量集中的脱产时间来学校、科研院所专门学习。因此,既要把课送到村组、社区,也要实现课程的网络拓展,便于乡村人才随时随地学习。

      建强乡村人才培训师资队伍,汇聚更多力量协同育才。教师是乡村人才培训的主体。应组建包括各方师资力量在内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上好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课。坚持教学以“大师”为主,积极吸纳高校涉农专业专家学者进入授课队伍。坚持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积极吸纳农业行业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加入授课队伍。坚持教学符合当下产业需求,积极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加入授课队伍。坚持教学引领产业布局,积极吸纳党员领导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加入授课队伍。搭建丰富多元的师资力量,才能满足乡村振兴所需的课程要求,让乡村人才培育更具实效。

      创新技能传授方式,让乡村人才学有所得。方法决定成效。应坚持创新方式方法,让乡村人才在课堂上学有所得、习有所获。可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方式授课,让课程生动活泼起来、通俗易懂起来。形成理论讲授、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实践指导等多种教学形式,探索“一课多师”“双师同台”等教学方式,让乡村人才与专业教师等谈理论,与行业教师等谈实践,充分增加课堂的丰满度和充实感,使乡村人才既夯实理论基础,又提高实践能力。坚持学以致用,让乡村人才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增加乡村人才实践能力和实践信心。以培训课堂为纽带,引导专家团队与农户建立长期联系,持续把新技术、新理念传递到乡村一线,进一步提升培训的实效,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培训服务体系,解决乡村人才学习的后顾之忧。搭建乡村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帮助解决乡村人才接受培训教育的后顾之忧。建立培训补助、食宿补助、交通补助、误工补助的完整培训资助体系,使每个有志于乡村发展的人才都能有机会学习、都能种下乡村梦的种子。搭建终生育人体系,确保乡村人才学有所成。对乡村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规划、生产、销售等问题,要提供模式多元的跟踪服务,分类打造农业技术等指导平台。积极创新制度,优化服务保障,最大程度拓宽乡村人才发展空间,才能对人才形成长久稳定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才在乡村汇聚、在乡村扎根,更好为乡村振兴赋能。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