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青海同仁:科技特派团为农牧民解种植难题
    25
    0

      ◎本报记者 张 蕴

      “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我们选了好种子,教会我们怎么种好燕麦和增加我们收获的草捆的价格,真真切切地帮我们合作社增加了收入,感谢国家科技特派团给我们提供的技术扶持!”11月8日,青海省同仁市优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黄乃亥特色农产品加工合作社负责人华公才有感而发。

      得益于国家科技特派团的技术帮扶,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创新应用高产燕麦和优质豌豆混播种植模式。当地农牧民切身体验到了科技特派团引进的新品种在适应性、产量和品质方面“真金白银”的优势。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仁市(注:原为同仁县,2020年撤县设市)科技特派团瞄准同仁市饲草种植良种匮乏、关键栽培和草产品加工技术落后等瓶颈难题,以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引种筛选为突破口,利用当地饲草种植龙头企业的种植平台打造青海饲草高质量发展的样品基地。科技特派团还以样品基地为媒介,辐射并带动周边及全省小型种植合作社产生联动种植效应,构建“科技特派团把脉+龙头企业平台展示+合作社借鉴推广”的饲草生产模式,赋能同仁市饲草产业高质量联动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

      2022年,该科技特派团在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开展调研,发现该区域饲草种植存在栽培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等问题。针对栽培技术落后的问题,该科技特派团团长刘文辉提出了“深耕+轻耙+增施有机肥”的燕麦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能满足燕麦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也符合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高地建设的要求。

      针对燕麦良种匮乏的现状,刘文辉率领团队成员建立了优良燕麦、豌豆引种和适应性评比及高产栽培技术核心试验和示范基地80亩,已筛选出了适宜同仁市种植的优良燕麦和豌豆品种。其中,筛选的优良燕麦品种比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5%。同时,为满足同仁市绿色有机产品输出地建设需求和饲草品质提升的目标,科技特派团开展饲用豌豆引种和适应性评价研究,已成功筛选出产草量和粗蛋白“双高”的饲用豌豆品种。

      2023年,刘文辉还结合当地立地条件和饲草种植习惯,提出了高产燕麦和优质豌豆混合播种植模式,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种植饲草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播燕麦产量分别增加32%和29%。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