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文化传承在乡间 | 一根细柳条编出幸福生活
    57
    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在古诗词中,柳树的身影随处可见,让文人墨客情有独钟。而柳编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技艺,历史也可追溯到千年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初冬时节,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寨山柳编技艺传习所,展示架上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柳编工艺品,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美观实用,无一不是纹路清晰、质感十足,让人爱不释手。这些艺术品均出自绥德寨山柳编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军任之手。

      王军任在制作柳编。张丹 摄

      寨山两道沟,家家会编柳。柳编簸箕、笸箩等曾经是陕北群众生产劳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王军任今年62岁,祖上四代都是“柳匠”。因家庭贫寒,为了填饱肚子,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柳编技艺。“父亲非常严厉,柳编技艺的每个环节只教一遍,我必须看在眼里、牢记在心。实在编不好,我就偷偷向奶奶请教,边琢磨边编,弄不懂不休息。那时候我的手经常被柳枝戳破皮,鲜血直流,但我从未退缩过,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儿,相信功到自然成。”王军任说。凭着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与悟性,17岁时,他掌握了柳编技艺的全部要领,能够独立完成柳编制作。

      1985年是王军任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和绥德5位柳编手艺人受邀参加神木农具厂柳制品制作展销活动,为商家制作柳编生产生活工具长达3个多月,从此柳编技艺更加精进。随后,他又为西安电影制片厂《陕北大嫂》电影剧组制作了柳编小簸箕、水缸盖等道具100多件,赢得业界广泛认可,从此踏上了制作柳编工艺品的道路。

      2008年,王军任为北京奥运会工艺品展销区制作了4对柳编花篮。2013年,作品《卧柳生活用品精编》在榆林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暨作品展中获编织类二等奖。2017年,作品《面罩》在陕北工匠——榆林市工艺美术产业化成果展暨产品促销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柳编选条子很重要,韧性要强,条子浸泡后软硬要均匀,要选用粗细和长短匀称的条子,这样编出来才比较密实平整。”王军任一边编着簸箕一边介绍,“手上功夫是关键,在麻线穿行中要使劲地把每层条子压紧压实,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样编出来的成品不仅美观,还结实耐用。”

      从泡柳条、破柳线、刮柳椽等备料,到铺底、打底、收帮、上柳椽、割茬、收沿成型,一整套动作在王军任布满老茧的手中行云流水一般,数个小时后,一个精致的簸箕便编好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陕北,柳编生产工具需求量下降,而手工艺品则备受人们青睐,经常供不应求。目前柳编手工艺品有簸箕、小桶、果篮等,远销山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柳编手艺也成为当地人奔向美好生活的一条新路,很多人慕名而来向王军任学艺,他都倾囊相授。

      40多年来,王军任不但靠柳编手艺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还手把手地教出60多名徒弟,有的徒弟比他的年龄都大,最小的年龄也有20多岁,个个手艺能独当一面。2019年,王军任的柳编工作室被榆林市文旅局命名为“绥德寨山柳编技艺传习所”。

      “老祖宗留下来的柳编手艺,曾在艰苦的岁月里让乡亲们渡过难关。不管走得多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柳编里有我们的根脉。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愿意教,将柳编技艺代代传承下去。”王军任说。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