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代客都是‘面子工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负担。现在有人倡导规劝,制止了这些不良风气,对我们也是非常有帮助”彭德奇说。村里原来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鉴于这种情况,七里庄村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与“一约四会”相结合,将17名“四会”成员和部分热心公益的党员群众纳入网格员队伍。网格员每周至少入户走访一次,第一时间排查收集网格内群众家庭情况、孝敬老人、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生产生活方面信息,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漫步在七里庄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马路延伸向四面八方,一面面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墙装点着美丽乡村。景色秀美的小游园里老人含饴弄孙,错落有致的庭院里上演着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温馨故事……村庄内,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处处散发着文明气息,一幅百姓宜居宜业、和睦安宁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前些年,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被认为是“人之常情”。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借助“办事”摆阔气的不良有“愈演愈烈”之势,哪家办事要是不摆上几十桌,那就是不会事。面对这种“陋习”如何破解?镇平县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由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产生,吸收那些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参加。
完善红白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组织形式、工作范围、操办事务等,规范红白事办理流程,明确红白理事会掌握信息、主动介入、填表备案、事主签字确认等路径,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名单、章程、办理流程,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目前,红白理事会在全县410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同时,镇平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表率作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积极宣传和落实移风易俗的政策要求,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在婚事及其他喜庆事宜方面做到“五带头”,即带头“不请客”、带头“不收受礼金”、带头“不收受彩礼”、带头举行新式婚礼、带头举行节俭婚礼,在丧事方面做到“三倡导”,即倡导节俭治丧、倡导生态安葬、倡导低碳祭扫。严格限制和禁止党员干部以任何形式参与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助长“天价彩礼”行为,自觉遵守操办婚丧事宜“双报告一承诺”制度,做到事前报告、承诺,事后备案。
在广大农村,镇平县利用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化活动阵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道德讲堂”等理论活动,弘扬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文化,鼓励镇村两级组建广场舞队,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将道德教育与文艺感召相结合,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符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实现移风易俗。(谭亚廷)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