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对话中国文联特聘专家杨凤城——从历史中汲取文艺创作的智慧
    19
    0

      杨凤城,党史学家,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等。在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就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研究进行讲解并提出工作建议。

      大历史观对文艺创作有重要意义

      “大历史观的核心要义,就是看一个事物、分析一个问题或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放在历史长周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角度的广覆盖、人类文明进步尤其是二战后文明和制度竞争的国际视野中来分析看待。”杨凤城认为,文艺作品要有深刻性,而大历史观则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识,是“胸中有、笔下无”的一种境界。

      不论是中国作家王蒙的“季节”系列,还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仅靠情节、想象完成的,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关怀、民族国家甚至人类命运的关怀,通过反映国家社会宏观的走向,让人能回到过去,从而引起思考。

      文艺作品要反映中华民族的内生性

      “同样经受近现代工业革命冲击和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刺激,为什么非洲、南亚、拉美国家不行,中国行?”杨凤城解答,这证明中华文明的内生性是关键要素。“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基于西方的经验,解释不了中国的发展成就,我们需要基于实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时代的要求,要关注整个民族内在的深层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审美特性。文艺跟哲学社会科学理念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应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情节来反映中华民族的文明内生性。

      坚守根脉 吹响新时代文艺号角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实践,文艺作品的表达手法可以是西方的,但内核必须是中国的。”杨凤城谈到,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艺也是借鉴了西方新文艺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关键是要在融合的基础上,如实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风貌、内在性格,既有一脉相承的根本又有海纳百川的综合性、包容性,才能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

      讲好中国故事,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是第一方队,走在时代的前列。 中国文联特聘专家杨凤城与中国文艺网对话大历史观与文艺的故事。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