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时磊: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66
    0

      推动农村供水改革,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坚持在农村饮水安全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实施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改造与供水服务质量“双提升”工程,让城乡居民共享有质量、有温度、有智慧的供水服务。

      科学规划,建设供水布局“主动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陵城区严格按照“水库保水源、水厂保水质、管网保畅通、队伍保运转”的“四保”要求,明确“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的“五同”工作目标,以丁东水库为水源、以陵城区水厂为辐射点,划定“三步走”路线,建设西北线、中线、东线3条供水“主动脉”,构筑起“1座水厂覆盖城乡、3条主干管网连通全区、5个供水中心服务乡村”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

      强势投入,点燃供水项目“新引擎”。坚持把项目投入作为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陵城区累计投资超7亿元,实施水厂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城乡供水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三库连通、水表智能化改造等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实现再巩固、再提升、再夯实、再突破。截至目前,全区深度处理水能力每天达6万吨,东部部分乡镇实现双管网供水,水质检测能力达106项全指标检测,户表智能化率达100%,供水公司直管到户率达到100%,区内的丁东水库、丁庄水库和武城县域的大屯水库三库连通,全区群众实现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

      狠抓水质,筑牢供水质量“安全线”。水质安则民安。陵城区持续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的水质保障体系,把好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关。一是加强供水源头保护。在水库到水厂输水河道的主要断面及水库周围,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建立水源水质检测制度,每年定期检测水源水质不少于2次,实现全方位监控。二是加强输水管网监测。在主管网和每个用水村庄都安装数据远传系统,全区共安装区域流量压力监测点49处、村级用户流量压力监测点1059处,流量和管网压力等数据实时自动收集上传。三是持续提升水处理自动化能力。在深度处理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分流分步混凝、双闭环混凝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混凝,利用电解食盐进行次氯酸钠消毒,提升水质、节能增效效果明显。四是织密水质检测网络。建立县级全指标水质检测中心,配备高端实验仪器设备100余台套,建立专业化检测队伍,具有二次供水、包装饮用水、农田灌溉水36项指标检测资质和生活饮用水新国标97项指标全分析检测资质,按频次对水源水、出厂管网水、末梢水进行检测。

      创新突破,开启供水管护“新模式”。建设智慧供水“1+X+N”平台,智慧供水“一张网”已初步建成,实现产水、输水、受水各环节“在线联动”。以管理精细化、治理网格化、服务高效化和便利化为目标,不断提升“产、供、监、检、维、收”全过程综合管理能力。一是由管理到村向到户转变。出台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实施办法,明确规定陵城区自来水公司除负责区、乡两级供水工程外,同时负责村内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户表周期性更换、到户水费收取等事项,解决了村内设施产权不明确、管护水平参差不齐、公共设施无人维护等问题。二是由物理管理向赋码管理转变。对全区11万块农村户表,按照“乡镇+村镇+水表井号+水表序号”的方式进行逐户编码,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像管理电表一样管理水表,解决了水表的唯一标识问题,为后期智能化、精准化的线上供水服务奠定基础。三是缴费由线下向线上转变。依托水表智能化改造项目,水费计收由原来的按村级总表收费转变为现在的按户表收费,全区农村用水户可随时随地线上缴费,享受到“抄表不入户、缴费不出户”的智能化供水服务。四是水管队伍由冗杂向专精转变。通过精简队伍、优化年龄、岗前培训、开展考核等措施,水管员数量从900余人缩减到153名,村级水管队伍老龄化问题有所缓解,水管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幅提高,村级水管队伍建设逐步规范化、专业化。

      (作者系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