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梁学校调研采访那天,该校现任校长王影的嘴就没“闲”过,一直在不停地回答记者提问:初中学生都去哪了?他们为什么要下山?还回来读书吗?……
石梁学校被关注,是因为这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正在进行的一场“教育融合实验”——“石梁班”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改革。因为这场改革,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乡村学校实现了20年来首次生源回流。这在当下人口出生率下滑、乡村学校生源和师资持续流失的大背景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奇迹”。
近几年,乡村小学由于生源不足、办学资金短缺等原因被迫撤并的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撤点并校”被认为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一个可预见的命运,小学尤甚。
记者在浙江一县区调研时了解到,当地正遵循学校自愿申请、灵活机动安排的原则,逐步推进辖区内乡村学校布局优化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则是重点。按照此前国务院发布文件的标准,“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被称为乡村小规模学校,而据记者了解,该地正在考虑是否要把人数标准提高到200人。
随着乡村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人口还在日益减少,乡村学校的规模逐渐缩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乡村学校的未来难道只有“撤并”这一条路吗?石梁学校提供了一种另外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石梁班”,山区学校和城区学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山区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就像王影说的,“升学择校,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改革之下,石梁学校的生源回流是必然结果。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改革还关注到城乡教育的另一端:城区学校学生的发展。
“乡村是具有自身优势、不可替代的发展主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曾公开撰文表示,乡村学校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有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空间条件,有较大的小班化教学优势,而且乡村为学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研学资源与实践资源。
石梁学校前任校长褚天龙说的一句话也让记者印象深刻:“振兴乡村教育,不仅仅是城市的无条件付出,乡村一定有它特有的价值。”在他看来,因“石梁班”教共体改革受益的,是“石梁班”所有人,包括城区的学生和老师。这也是“混班”设置的原因,“城区学生也需要成长”。
“成长”,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家长,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频繁地和记者提到这个词。当记者问他们“成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很少有人第一反应会说,成绩提高了,英语口语能力提升了。他们说得更多的是:不娇气了,更独立自主了,懂得感恩了,更自信了,甚至是敢说话了。
可见,“石梁班”带给学生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上。在他们的回答中,记者还发现,这些成长的印记,不仅局限于山区的孩子,城区的孩子身上也很明显。“这是两边的学生互相感化的结果。”
记者也因此逐渐明白,“石梁班”教共体改革的价值就体现在,它不仅让山区学生享受到和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乡村也在反哺城区,乡村学校为城区学生提供更自然、更独立、更多元的生活环境,助力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
从总体结果看,山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生源回流,这场“教育融合实验”是成功的;如果把视角放到单个个体上,会发现,无论来自山区还是城区,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在这场实验中发生着改变。
城校拥挤,乡校薄弱,这是很多地方面临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难题。从浙江正在推行的教共体建设到湖北提出的教联体新模式,乡校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而从现实出发,关注城乡教育两端,让乡村和城市相互依存,“石梁班”教共体改革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石梁班”的改革还在继续,也许这不适合所有的乡村学校,但至少值得我们思考: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教育共富的探索应该有城市和乡村两个支点。
贾骥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