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规模之上的生产力跃升——湖北省鄂州市种地新变观察
    24
    0

      “鄂”乃湖北之根。湖北省鄂州市,襟江抱湖枕名山,三国时期吴王在此定都称帝。这里人文历史厚重,农耕文明绵长,素有“鄂东聚宝盆”之美誉;这里是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繁育地,朱英国院士团队选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与袁隆平院士选育的野败型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这里是武昌鱼的原产地,一条团头鲂因伟人的诗句蜚声海内外。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在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鄂州市水稻育种基地,望着长势正旺的稻禾,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多种粮,种好粮,鄂州市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创新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着力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个挑战性课题,交出了优异的鄂州答卷。

      走进鄂州,记者被几组数据所打动:一是鄂州市工业化率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一,城镇化率全省第二,人均GDP全省第三;二是鄂州市人均耕地面积0.51亩,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高,2022年粮食面积、总产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截至2023年8月,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41.8万亩,流转率74.8%,位居全省第一。

      工农比翼,城乡共融。傲人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市委书记孙兵快人快语,直入主题——“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融通、互促共进的关系,解决种地之问关键在于效率和效益,农业高质量发展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在这一理念的催生下,鄂州市土地经营流转有序推进,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政策科技支撑体系日益完善。

      以前是户均几亩,而今是成百上千上万亩的种植规模,规模出效益,鄂州种田新变化带来丰收新图景。

      硬核“粮策”,“巴掌田”变“连片田”

      立冬前的一场雨,让空气里陡然添了些凉意。可走进鄂州市汀祖镇刘显村鄂城黄姜种植基地,空气中却飘浮着一股热辣辣的味道。村民正忙着拔姜、分拣、装袋、称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繁忙的收获季,基地组织了四五十位当地农户前来帮工,每天可采收生姜3万斤左右。“在这里一天能挣160多块钱,你说出去打工不也就是挣这么多?”村民刘心花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说。据基地负责人介绍,2023年种植的鄂城黄姜亩产可达8000斤,预计每亩产值2.5万元左右。谁能想到,这里在2022年11月之前,还是一片荒芜。湖北乡投(鄂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0多万元,经过荒草杂木清除、港渠加宽、机耕修建、地块修复等田地综合整治,120余亩荒地如今已迎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而这,只是鄂州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转等形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缩影。据鄂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辉介绍,市委、市政府将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手段,2022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其中囊括的多条硬核“粮”策,成为全省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第一策”。比如,集中连片流转或租赁土地面积达到100亩及以上,种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经验收审核合格的,对种粮主体按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扛稳“粮袋子”,全局一盘棋。“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领9个工作指导组,下沉全市21个乡镇开展农业生产服务,指导适度规模经营、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鄂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方勇利告诉记者。

      华容区耕地面积19.7万亩,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4594.9亩撂荒。其中临江乡撂荒地面积1775.29亩,全区占比最大。该乡新安村曾是农业强村,有耕地4000多亩,可近十年来,村民要么组团去周边做绿化,要么外出打工,至2021年底,弃种耕地500多亩。

      为复耕撂荒地,2021年新安村开荒30多亩,种上小麦、油菜等作物,但收益并不理想。“请人看水、补秧,按天计酬,村里集体资金本就薄弱,长期下去亏不起。”新安村党支部书记夏超十分无奈。2022年初,该村与湖北油米匠生态农业公司签约,由企业将全村撂荒的分散地“化零为整”,并实施机械化耕作。根据协议,整治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后农户从耕地租金、用工中获益。“2022年我们投入40多万元整地,全部种的是高产大豆,产量达到了30吨。还打算在周边流转土地10万亩,投资1亿多元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高产大豆、有机水稻、杂交油菜等。”公司负责人李池说。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除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外,鄂州市、区两级按照每亩700元标准配套投入,所需资金,市、区两级财政按6∶4的比例承担。2022年,梁子湖区东沟镇启动投资1000万元、面积5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仅龙塘村整治面积就达1400亩,且全部得到有效利用。

      龙塘村部分村湾地势高,过去农业灌溉用水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生产成本高,农业综合收益上不去,久而久之,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土地渐渐抛荒。东沟镇党委书记刘志刚告诉记者:“为解决土地零碎、农机难以运用等痛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通机耕路,破除田坎,将小块土地变成适合大中型农机作业的大块土地。同时,分区域建设3口蓄水塘、近1公里沟渠,并配建3个小型泵站。”该村9组村民刘金奎5年前和老伴儿丢下家里的责任田,搬去武汉与儿子一起生活。2022年回乡看到村里的变化,老两口荒了5年的田地如今又变绿了。

      模式创新,新型经营主体逐梦沃野

      站在雨后的田野上,土地的清香沁人心脾,漫山遍野的油菜苗也都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可就在2022年,段店镇孔关村90%的土地还是杂草丛生,村里耕地撂荒长达15年之久。撂荒整治负责人熊建平告诉记者:“我们村总面积大约是4000亩,荒地大约在3000亩以上,农民都愿意出去打点工,出去搞个绿化一天七八十元,种地一天30元都搞不到。”

      段店镇在2022年启动撂荒地整治工作,如何让农民把自家地拿出来一起种?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种?段店镇政府经考察和讨论,最后决定采取“党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动发展模式和“622”利益分配方式。

      副镇长胡克龙介绍:“2022年4月份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土地入股的协议,把所有撂荒地块全部收归为村集体代耕代种,然后再统一由镇里整治。”动员村民将没有种的土地入股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代耕代管。在此基础上,镇里成立农业服务公司投入资金来整治土地、购置农机。后期收获后将纯收益的六成作为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其余四成一半用于设立村集体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一半用于村集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到2022年底我们总共整治的撂荒地块有2150亩,2100亩小麦和油菜总收入能够达到1500万元左右,除去种植成本的话,跟农户分红能够达到60万元左右。”胡克龙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作为农民自我服务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能够为广大小规模家庭经营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是引领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鄂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比如对推动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化联合体,对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的粮食生产联合体奖补10万元。

      在政策的有力带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全市承接流转土地的主力军,占流转总面积九成以上。该市现有国家级示范社13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4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7家、市级28家。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而其主要实现形式就是生产托管。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以其专业化、规模化和服务能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鄂州市在农作物耕种管收的各个生产环节,积极探索农业托管新模式,为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原来种田,插秧、施肥、收割都靠自己。把农田交给合作社后,不用再操心什么时候该打药施肥、怎么使用农机具,坐在家里就能赚钱,还比自己种的收益高。”近日,蒲团乡何桥村村民何福银笑呵呵地说,“以前只听说过学生托管,想不到现在田地也能托管,而且不用我亲自管就能实现高产,我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干别的事。”据悉,鄂州示范开展水稻生产全流程托管,已落实“代耕代种代管代收”服务面积4.5万亩。全市共有农机合作社61家,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直接参与农业托管服务的有45家,年作业面积43.8万亩,2023年北斗监测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2.87万亩,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慧种田,多方发力构筑有效支撑

      “将来人们会怎么种地?”回答可能五花八门,但对“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畅想最令人神往,“坐在屋里就能把地种好”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憧憬。而这一种地的新场景,在鄂州已逐渐变为现实。

      田地里的拖拉机发出了轰鸣声,正在按照规划路线自动整地,当记者走近一看,农机的驾驶室里竟然空无一人。“这是我们无人农场的PC端智能农机具管理平台,打开这个平台,下达远程点火指令,拖拉机就会从机库里自己出来,然后沿着机耕路到地里干活。”迪拿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本义告诉记者,“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一直是我的梦想。”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作为土地资源有限的鄂州市,更要靠科技赋能守牢种业“芯片”。“全市在种业领域已先后与武汉21所高等院校对接,已有各类育种基地40多个,现代农业‘种谷’正显雏形。”鄂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光顺说。目前,该市与各高校院所共建院士专家科研基地1.5万亩,累计建成国家及省级渔业良种繁殖场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国家级科技小院2个。

      2013年,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建成,以朱英国为首的几代专家学者接力研发出红莲型杂交稻。高产优质、耐高温、氮高效和适应性广的红莲型杂交稻颇受市场欢迎,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累计种植面积超4亿亩,占我国出口东南亚国家杂交稻种子的70%。

      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水稻喜光热,研究团队每年11月赴海南,5月回到鄂州,一年过两个夏季,多种一季水稻,“南繁北育”大大加快了水稻育种科研速度。近5年,团队已获国家专利授权30余项、植物新品种权25个、审定水稻新品种十多个。

      2021年,鄂城区杜山镇主动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特色种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双高水稻新品种。“我们建起600亩稻田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3000亩农业示范园区,全部改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新稻种。”镇党委书记潘延海介绍,依托稻田生态种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镇里还探索“稻-萍-鸭”“稻-鳅-鳝”“玉米-鹅”等立体农业种养模式,每亩稻田综合收益可增加500-1000元。

      联农带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鄂城区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种苗销售处却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数万斤虾苗被捞起、装箱、上秤、进车……

      可谁能想到,多年前,万亩湖的农田基本处于抛荒状态,“泵站无人修,电费、公余粮无人交,田地经常被淹,没人愿意种田。”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国清记忆犹新。

      2010年,万亩湖总场党支部在全场推广“虾稻共生”模式,并由余国清牵头,联合20家养殖户,成立万亩湖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面对市场竞争,攥指成拳肯定比散兵出击更有优势。如今,合作社拥有社员200多人,辐射带动了泽林镇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户年均收入增幅10%-15%,亩均纯收入2700元以上。虾稻共生面积发展到核心区5000亩、示范区6680亩,其中小龙虾年产值3600万元左右,稻谷年产值1600万元左右。

      归根结底,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仅大户有钱赚,把土地流转出去、托管出去的小农户同样也得有账算。“在我们这里就是谁种粮谁得补贴,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方勇利介绍说,2022年11月,鄂州市出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在国家种粮补贴的基础上,拿出近亿元“真金白银”直接奖补实际种粮户,在湖北省属首创之举。比如,在全市范围内,对实际种植水稻、小麦的家庭承包农户,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核定稻谷、小麦实际种植面积,按每年每亩2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此外,鄂州还积极开展水稻基础保险工作,扩大保险覆盖面。目前已探索开展水稻商业性保险试点,推行“政策+商业”水稻保险新险种。支持引导农民参加水稻商业性保险,所需保费由农户承担30%,余下的由市、区两级财政按6∶4比例承担。

      鄂州市市长王玺玮表示:“当前,鄂州正依托花湖机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未来鄂州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能,依托花湖机场这一超级IP在农服领域的特殊作用,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鄂州农产品在花湖机场插上翅膀飞向全国,鄂州的农业生产力也将进一步腾飞。千年吴都,百湖之市,在打造荆楚粮仓的新征程上,鄂州正在奋力书写新的耕耘故事,播撒新的田野希望。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