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精准对接,畅通东西部劳务协作之路
    51
    0

      2023年东西部协作省份围绕年度帮扶协议目标任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73.1万名农村劳动力通过劳务协作实现就业。截至去年11月底,东部的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1.9亿元,县均投入5187万元。(见1月5日《工人日报》)

      “农民工经济”已成为中西部省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国家统计局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55.6%,西部地区为47.5%。分产业看,99.5%的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7%,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7.8%。可以说,当下我们身边的很多行业都与农民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布局各有差异等因素,各地用工供需矛盾突出。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招工难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制造业企业,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前老板挑工人,现在工人挑老板”的情况。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回乡就业创业成为很多农民工的选择,加剧了传统用工重镇的劳动力不足难题。

      让农民工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关系到许多家庭的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数量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之间需要开展合作,让劳动力资源配置更高效更合理。比如,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农民工比例很大但当地消化不了,许多农民工面临选择难题:不出去,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出去,不知道去哪里。故而,把农民工经济做得更大更强,搞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是有益探索,有望把农民工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

      一方有资金、一方有人力,合作方能实现共赢。东部省份有关部门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掌握企业岗位需求,利用公众号、社交群组等网络平台,将海量岗位送到西部省份;西部省份抢抓东西部协作契机,扩宽就业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包专车、包专列、包专厢”的组织化输出服务。“西部有基础技能的劳动力+东部培训内容标准+技能证书+东部就业”的模式,将东西部人力资源与就业机遇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让东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为此,有的省份专门设立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协作中心等,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合作更上一层楼。事实上,不同地区之间类似“订单式输出”“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很多省份间建立起来,各自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为农民工经济添砖加瓦,其经验值得及时梳理总结。

      实践证明,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制度设计。摸清用工需求及农民工底数,有针对性地招工和培训,让农民工找到收入较高、稳定性较强的工作,也让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了新的可能。这种良性探索,多多益善。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