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山珍野味林中来
    20
    0

      编者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30多年来,福建省践行大食物观,立足山海资源,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要食物,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报特别推出专题报道,聚焦福建省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做法、内容和成效,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食物观论述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王家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5年位居全国第一,自然分布植物5550种,发展林下经济和木本粮油的空间巨大。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多年来,福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深入挖掘森林潜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木本粮油和经济林,持续壮大“森林粮库”,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三大产业”齐驱,因地制宜发展森林食品

      从森林中采集天然食物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经济林等生态产业,提升森林食物的供给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印发《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全省规划布局建设4个林下经济产品主产区,认定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36个、重点乡镇33个,大力推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形成了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粮、林果8个系列的森林食物,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高附加值的生产基地。比如,长汀紫灵芝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上杭林下骨碎补种植基地、泰宁崖壁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2023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229万亩、产值830亿元。下一步,福建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经济规模经营和立体复合经营,2024年全省计划新增林下经济利用面积10万亩。

      大力发展笋竹产业。福建省现有竹林面积1873万亩,约占全国17.5%,居全国第一。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福建组织实施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和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推进竹山道路、喷滴灌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笋干、水煮笋等系列产品,全省年竹笋产量139.9万吨,其中建瓯水煮笋产能占全球30%。根据计划,今年福建将组织实施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10个,新建丰产竹林基地15万亩。积极开发竹笋、板栗、锥栗等绿色森林食品,做优做强特色果品、木本粮油、笋食品等产业。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经济林。福建省林业局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出台《关于实施油茶生产三年行动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低效油茶林改造等工作,同时大力发展锥栗、板栗等经济林产业。2023年,全省油茶面积250.8万亩,年产茶油2.6万吨,实现产值50多亿元;全省经济林面积3385.8万亩、产品产量为995.7万吨,其中锥栗、板栗面积达82万亩,年产量达9.3万吨。根据计划,2023-2025年,福建全省计划新增油茶种植面积32.8万亩、改造低产林51.7万亩,其中,今年计划新造油茶15.01万亩、改造17万亩。

      “三大模式”并进,完善森林食品生产机制

      坚持森林食物开发与生态保护、促进林农增收并重,构建食物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相平衡的大食物体系,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落实分类经营机制。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先利用商品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允许利用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适度发展林下经济。

      推行立体开发机制。创新发放林下经济权凭证,赋予林下经营权凭证质押贷款权能,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科学利用林地资源,立体、集约发展林下经济。比如,柘荣县以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推广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白术、四叶参、玉竹,阔叶林林下种植黄精、藤茶、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中药材的立体经营模式;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根据林地实际开展差异化种植,林下种植黄精、淫羊藿,林间种植闽楠等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树上栽植铁皮石斛,形成森林综合经营示范区2662亩。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林农”“企业(合作社)+项目+林农”等经营模式,采取林地租赁、入股分红、技术指导等方式,强化与林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基地,打造“基地可溯源、产品有销路”的森林食品和林下经济产业链。如,邵武市故县国有林场通过与福建润身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片仔癀-润身中药资源产业化联合研发中心、智慧生长数据中心,建设片仔癀-润身中药产业科技示范园,筛选种植13个闽北道地药材品种,完成林下种植1857亩,成为漳州片仔癀药业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订单式带动200余户林农林下种植中药材,年户均增收1.6万元。

      “三大工程”并推,提升森林食品发展效益

      大力实施良种选育、品牌建设和三产融合“三大工程”,进一步提升森林食品发展质量和效益。

      良种选育工程。推进林下经济特色野生品种、物种种源的驯化、繁育,保证林下经济产品品质和竞争力,2019年以来已打造多花黄精、铁皮石斛、紫灵芝、骨碎补省级种苗繁育基地6个,年供苗量达300万株。开展油茶良种选育,持续实施6期种苗科技攻关和2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已建成省级以上良种基地1475个,培育油茶良种苗木900多万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扎根闽北,数十年如一日开展杉木不同世代遗传改良、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推广示范等工作,与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长期合作,累计完成150多项林业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28项,创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骄人业绩。

      品牌建设工程。鼓励林下经济产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现有中国驰名商标“柘荣太子参”、国家地理证明标志认证“永安金线莲”“冠豸山铁皮石斛”“邵武黄精”等,进一步提高了林下经济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三产融合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精深加工,油茶产品已从传统茶油、茶枯向精油、口服液、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迈进,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共有油茶加工企业191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