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抓住数字乡村发展新机遇
    14
    0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按照“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思路,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数字乡村建设框架。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更为全国各地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如何更好地让数字经济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地在行动。比如,山西省将遴选一批乡(镇),在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探索数字经济和网络文化新业态、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开展试点建设;重庆市提出开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抓好“邮运通”试点。各地的探索和经验值得借鉴。

      加强数字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近年来,我国发布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政策,为各地数字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机遇。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发展有快有慢是实际情况。以数字带动乡村振兴,需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优化顶层设计,打造多元治理结构。东部地区的数字技术、市场和产业优势显而易见。西部地区的低成本和资源优势也不容小觑。可引导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促进机制。

      做好“软硬”兼顾,将科技和人才作为关键抓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数字乡村可以科技为底,强化农业设备支撑,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加快数据要素流转,使得数字技术向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治理、服务等全面渗透,逐步实现乡村数字化,从而打破城乡数字壁垒,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数字乡村要靠人才。各地可通过引导“新农人”返乡就业创业和提高农民积极性等措施,进一步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提供就业帮扶信息,提高技能素质,增强农民适应数字时代的能力,授人以渔。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久久为功。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AI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革命进步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的新动力。如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农”服务的各个环节,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大棚等新型农业生产载体建设蔚然成风。这些变化正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今后仍需持久用力,推动数字经济在广袤乡村开花结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