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擦亮乡村“一抹红”
    25
    0

      “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固的政治高度,又一次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传唱了70多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沂山蒙水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临沂市考察时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总书记频频打卡的“红色地标”,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而这些红色故事的发生场域几乎都在乡村。究其原因,一方面,厚重的历史底蕴、深沉的土地情怀以及严峻的生活条件共同构筑起乡村坚实的红色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乡村涌动的亲情乡谊与中国农民最淳朴的奉献精神相交织,搭建起党与农民群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谱写出军民水乳情深的革命赞歌。

      忆往昔,论今朝。这一抹红色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鲜亮底色,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挖掘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模式赋能乡村正当其时。

      以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文旅。“红色”文化为基,“绿色”生态增彩,“红+绿”的发展模式可以巧妙结合乡村优势资源,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地制宜规划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和路线,如红色研学旅游、红色观光旅游等;利用媒体放大效应,拓宽传播渠道,打造文旅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生产,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互动类体验项目,让游客能更深切地感悟红色叙事。

      将革命精神融入乡村治理。革命精神诞生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这段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够升腾起村民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为乡村治理铺就良好群众基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常态化长效化革命文化教育,引导他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提高执行党的政策、带领群众致富、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革命史观,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做到乡村治理依靠农民,治理成果由农民共享,治理成效由农民评判。

      用红色基因涵养文明乡风。红色基因蕴含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等精神要素,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品格,也是培育文明乡风的源头活水。着重宣扬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如运用戏曲、歌曲等文艺形式,创作更多纪念英烈前辈的作品;同时激发村民能动性,鼓励他们自行创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红色文艺作品,滋养精神世界;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对孝老爱亲等行为进行评比表彰,给村民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

      红色江山之建立,历经千辛万苦,今日之守护,责任重大且任务艰巨。只有深度挖掘、系统整理乡村“一抹红”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并有效利用,才能让红色种子在乡村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更美的时代华彩。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