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贵州团结村:天渠浇灌幸福路
    19
    0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附近的高山上,“大发天渠”盘亘绝壁,蜿蜒曲折,在八月的阳光中熠熠生辉。

      这里,是“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家乡。

      团结村为喀斯特地貌,下雨存不住水。山下河谷有水,挑一桶来回好几个小时。隔壁村子有河流,大山挡着过不来。没有水,种水稻就是痴人说梦,村民们只能把地里能种的苞谷碾碎煮着吃。“一年四季苞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句民谣唱出了祖祖辈辈的饥饿记忆。

      “我一定要把水引到草王坝,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父母相继离世,吃百家饭长大的黄大发在心里暗暗发誓。

      修渠引水,黄大发带领村民说干就干。不懂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瞄;缺水泥,就用黄土泥巴糊沟壁;没有工具,抡起锤子钢钎蛮力凿。但是,单凭一腔热血修筑的小水沟,沟底窄沟口宽,暴雨一冲就垮。烂了重修,修了又烂,十几年过去,水就是进不了村。

      黄大发愁得睡不着、坐不下,绝不能被“水”卡住命运的喉咙!1992年,他把心一横:“我拿党籍作保证,修不好,拿命换。”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他带领村里的男人们,就这样一寸一寸凿、一点一点挖,清澈的河水爬上了悬崖,终于在1994年,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过3道绝壁、穿3道险崖,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天渠”。村民们眼噙热泪,他们说大发渠引来了“生命之水、志气之水、幸福之水”。

      八千米渠云与月,三十六年笑和泪!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王朝海说,黄大发老书记36年间两次组织修渠,动员群众投工投劳2万多人次,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贵如油的村庄痛史。“这一条大发渠如钢如铁如金,把团结村干部群众不甘屈服的奋斗精神,深深写进高高的悬崖。”

      进入新时代,遥望那绝壁上的水渠,团结村干部群众蓦然发现:“渠”里装的不只是水,更有通向富裕的希望所在。

      “这些年,村里一直围绕大发渠这个独特的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团结村党总支副书记胡其畅说,在政策和上级的帮助下,村里引入中天金融集团。中天金融出资3500万元,村集体以大发渠估值3000万元作价入股,成立贵州大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将80%的利润反哺团结村,确保农民稳定脱贫、走向富裕。

      贵州大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品牌副经理陈传镜表示:“我们以大发渠为旅游主阵地,投资建造雨山前生态餐厅、社林边特色酒店、野舍民宿、网红星空木屋、小不点亲子农场等,仅亲子农场建设期间,就带动当地农民就业1200人次、带动增收28万余元。”今年以来,大发渠景区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约500万元。此外,村里有43人就近就业,他们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

      天渠之侧,天桥飞架。站在村口,王朝海手指着一座跨越山涧的雄伟大桥说:“那是大发渠特大桥,它在我们这里有一个高速匝口,也是黄大发老书记积极跟上级争取来的。”有了这座大桥,从机场到团结村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到20分钟。

      这个匝口,其意义不仅是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它更是团结村产业振兴走上“高速路”的一个象征。如今的团结村,产业欣欣向荣。在区、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团结村采取“党支部+公司(行业协会)+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村民发展各类特色产业。

      食用菌就是一个代表。团结村村民沈群说,经村书记王朝海推荐,她外出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放弃养猪转向种食用菌。去年,她的种植基地纯收入达30万元,还带动了15个老乡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

      8月的团结村,满地绿影婆娑,果子在树上成熟。村里,道路干净整洁。村头,云海烟波浩渺。村外,山水如诗如画。男人们在基地里流着汗干活,大嫂们一边打扫客房一边聊着孩子,一拨又一拨外来的游客笑语喧哗……在这一切之上,依然回荡着一个时代的强音,那是初代“挖渠人”质朴、有力的声音:“共产党员就得清清白白,腰杆硬才能顶得住歪风”“人要大气,不要气大”……

      本报记者 周静 文实习生 张媛 通讯员 涂磊 段文君

      大发渠特大桥(播州区委组织部供图)

      大发渠擦耳岩段(播州区委组织部供图)

      黄大发(左)在团结村后山(播州区委组织部供图)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