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淮东 陈晓婉 赵 丰
炎炎夏日,沿黄采访生态修复,黄菖蒲和它的种植者们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黄菖蒲是一种草,能长到一人高。看它修长、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很难想象,它竟耐寒、耐旱、耐盐碱,发达的根系深深扎进砾石、卵石间,“吞”进污水杂质,“吐”出一泓清流,如今已是黄河流域人工湿地的首选植物。
黄菖蒲原产欧洲,二十世纪初引进后一直用作观赏。为治污,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省环科院”)联合山东大学等组成科研团队,用了10年时间,从在微山湖试种的70多种水生植物中把它选育出来,2013年开始在省内生态修复项目中推广种植,继而一路西进,随山东“种草人”在黄河流域扎下了根。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菖蒲派上了更大用场。作为“明星”物种,在山东省环科院指导和承建的350多个、15万余亩沿黄生态修复项目区内,随处可见其挺拔的身影。
大西北来了山东“种草人”
宁夏吴忠市,安澜亭边,240亩古城湾人工湿地静静躺在母亲河的臂弯里。8月22日中午,尽管气温达到33℃,仍有三三两两的市民前来游玩。走在被黄菖蒲簇拥的木栈道上,一汪碧水在脚下流淌。
“以前,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清水沟直排黄河,水质相当于劣Ⅴ类,‘清水沟水不清’长期被市民诟病。现在尾水全部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经潜流湿地1.5米深的石头填料过滤和黄菖蒲等植物吸收、净化,达到Ⅳ类以上水质后再排出去,或供城市循环再利用。”古城湾人工湿地运营管理人员吴瑞说,全市现有15处人工湿地在运行,这块面积最大、效果最好,能“洗净”60%的污染物。清水沟像它的名字那样变清了,黄河干流吴忠段水质连年实现Ⅱ类进出。
“这是我们在省外黄河流域承建的第一个生态修复项目,2019年建成后,我们专有的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在西北沿黄地区打响了品牌,相关业务迅速在黄河中上游推开。”山东省环科院董事长边兴玉说。
时值处暑,在宁夏石嘴山市,“水绕沙丘天下绝”的沙湖碧波荡漾、飞鸟翔集。湖边,春天栽下的黄菖蒲已长到半米高,绿油油一片。
沙湖水域面积42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重要湿地、国家5A级景区。谁能想到,这里的水质曾一度达到劣Ⅴ类,2016年被列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项目。当地人挖隔离沟截断入湖污水,但也因此减少了地下径流来水。水脏了、少了,沙湖年游客量由百万人次下跌到30万人次。这让其管理单位宁夏农垦集团伤透了脑筋。
转机出现在2021年。那年夏天,时任宁夏农垦集团总农艺师陈洪仓受邀来到与沙湖情形类似的山东马踏湖,良好的治理效果让他眼前一亮。随后,山东省环科院协助他们编制了宁夏农垦大沙湖区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肥瘦搭配”,把花钱的生态修复与挣钱的产业发展相结合,二者互为助益。
“夏季是农田灌溉高峰,也是沙湖最缺水的时候。通过沙湖补水水质净化项目建设,农田排出、沟渠流入的各类污水,经人工湿地净化变身Ⅲ类清水,现在每天能处理4万立方米,可为沙湖解决三分之一的补水问题。”陈洪仓说,如今湖水多了、净了,旅游恢复正常,灌溉用水也得到保障,宁夏农垦集团陆续建成3万多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位于黄河“几字弯”拐角处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有个新项目正在与大自然抢时间。“这里的冬天特别长,11月初气温就降到零下了,4月份才回暖。我们国庆节前就得把黄菖蒲全都种完。”杭锦旗锡尼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项目经理李硕说。
“那它们能熬过第一个冬天吗?”记者问。
“条件再艰苦,只要根扎下去,就没问题!”李硕回答。
“要种好‘草’,没实打实的技术可不行”
“黄菖蒲虽然泼辣,但要种好‘草’,没实打实的技术可不行!”在当地干了多年园林工程、现受聘负责牛家坊人工湿地运营维护的马少忠深有感触。
这块紧挨城区、占地120亩的湿地,承担着吴忠市第二、第五两个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净化任务,2023年11月由山东省环科院建设完成。为增强过滤效果,潜流填料深达1.8米。
建设过程中,一个个技术细节让马少忠印象深刻:砾石、卵石等填料铺设后,要拿着标尺进行多次平整,并在湿地单元格内拉上线,确保植物按设计密度均匀种植;湿地水位要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逐步降低,好让黄菖蒲等植物根系深入石缝,而不是仅生长在床体表层,影响去污效果……
早在2003年,为解决南水北调东线所经湖泊污染治理难题,山东省环科院就与来自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团队一道,在微山湖开展实验研究。从小试到中试,直到2006年建成1500亩成规模的人工湿地,工艺路线、技术参数在此得到充分验证后,陆续向山东黄河、小清河流域推广,助力打造出东平湖、马踏湖等全国美丽河湖。其间,黄菖蒲因其超强的适应性和去污力,2013年从70多种水生植物中脱颖而出,2016年起随山东“种草人”大步走向省外。
“人工湿地最大的特点是模拟自然,通过填料的吸附过滤、微生物的分解降解、植物的吸收来去除水体污染物。”一开始就参与这项研究的山东省环科院副总经理靖玉明告诉记者,山东是经济大省,且产业结构偏重,各类废水处理任务重、动手早,积累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人工湿地系列技术,并成为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和主要技术支持单位。“我们有义务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在更多地方为母亲河‘减负’‘增绿’。”他说。
到省外建生态修复项目,不是把山东经验照搬过去就行了。“起初有很多不确定性。西北冬天很冷,黄菖蒲能不能活?工程设计参数要不要变?这都需要验证。”山东省环科院总经理康兴生说,为了将山东成熟的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到黄河全流域,团队通过研发攻关,从植物选育、填料改性筛选到集布水系统优化、潜流湿地构型革新等,攻克了一系列技术应用难关,最终实现了山东经验的本地化。
在西北地区,冬季人工湿地低温运行是一大考验。“我们采取了更加全面、精细的本土化设计方案:通过增加进水管道的埋深,最大限度实现管道保温,并调低湿地布水口位置防止冻结。同时,增加湿地床体深度,借助上层填料的保温性能,确保中下层水体保持一定温度,促进污染物有效降解。”山东省环科院水生态修复部高级工程师李洁琳介绍,“此外,我们实施了灵活的水位调控策略:低温运行时,采用高水位让水面漫过湿地床体,待结成冰层后再下调水位,中间就形成了保温空气层;不具备结冰条件时,就在冬季收割后,利用黄菖蒲等植物残体对湿地覆盖保温” 。
一整套方案执行下来,即便在旱塬上的宁夏同心县,252亩人工湿地也能平稳运行,2020年6月建成后不仅担当起生态修复使命,还成了当地一大热门景区,节假日游人如织。
“同饮黄河水,一切为了让母亲河更美丽”
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见到任国平时,这个以前不能吃辣的汉子在这个“辣味十足”的县城,已是无辣不欢。作为山东省环科院甘肃片区经理,他负责的张家川人工湿地项目正在收尾,300多公里外,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项目已经动工。任国平忙于这两个项目,几个月也回不了一次济南的家。
今年46岁的任国平虽是宁夏人,但上大学后多数时间在山东,对家乡反而有些陌生。“这里的冬季寒冷干燥,人特别容易上火,早上醒来鼻子里常有血块。有时临时租住的房子没暖气,头天晚上烧开的水,倒进杯子里拧紧盖,第二天一早也会结冰。”2017年起,任国平辗转于黄河流域西北片区多个项目,皮肤黝黑的他自我调侃说,“干现场的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沧桑些”。
所有这些付出,在任国平看来都很值得:“同饮黄河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母亲河更美丽!”
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带动着一个个项目经理快速成长。参与古城湾人工湿地建设时,齐书建刚满30岁,现已在山东平阴县管理着两个人工湿地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新冠疫情期间施工,他带着工人一连4个月吃住在工地,保证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在内蒙古杭锦旗,“95后”李硕每天忙完工作回到住处,都要拿出湿地建设方面的专业书籍反复研读,边学习边对手头的项目优化工程方案。
海星湿地是山东省环科院承建的黄河最下游的生态修复项目,项目经理王时佩已在此驻扎一年有余。6月种下的黄菖蒲长到了膝盖高,今年年底前,整个湿地将全部建成。眼下,已有鸟儿在这里落脚,黄菖蒲茂密处还藏着几个鸟窝。
这个项目地处黄河三角洲,最大的挑战是土地盐碱化。“在苗圃,提前几个月就要营造微盐碱的环境,从中选择耐盐碱的植株。移栽到湿地后,还要预留一定的‘观望期’,逐步注入自然河道中的水,让它们一点点适应当地的盐碱度。现在我们已经种了一轮,存活率在百分之八九十。”王时佩欣慰地说。
海星湿地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过20多公里,但忙于育苗、种草、干工程,王时佩一直没抽出时间过去看看:“那里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今年7月26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口国家公园也正在创建中,海星湿地就处在未来国家公园的两大片区之间。
如今的黄河流域,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境界。2022年、2023年,黄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跻身优质水体行列。这里面,有黄菖蒲和山东“种草人”的一份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