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近日,巴中市通江县34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阶段,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
走进通江县广纳镇构花坪村万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而动,涌起层层稻浪。水稻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轰轰轰”的收割声奏成了一曲丰收曲,种植户郑跃翔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你不糊弄地皮,地皮就不会糊弄你的肚皮。”日复一日的坚守,也最终得到这片土地的回馈。四川顺和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跃翔笑着说,“通过前期实收测产,水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核心园区超过700公斤每亩,相比去年可增产30余万公斤,预估综合效益可增长100余万元。”
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顺和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是今年“四川粮王”的有力竞争者。为保障水稻实现优质高产,该公司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水稻科学田管,进一步把水稻单产和品质提上新高度,俨然成为了通江县的“种粮标杆”。
“从3号开镰,我们就组织了10余台农机陆续入场收割,截至目前已经收获水稻1300余亩,剩余的预计一周内就能全面完成收割任务。”郑跃翔介绍称,今年他们在园区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从育苗、飞防、收割,再到烘干,都是机械化,不仅作业效率高,还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有效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益。
与此同时,在十几公里外的顺和通农业初级加工厂,随着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货车源源不断地驶入,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卸载、检测、过磅等工作。为确保新米快速上市,该公司已经全面启动6组烘干系统,日烘干能力可达140余吨,可保证每车湿粮都能及时入仓烘干,避免霉烂、腐烂等情况发生。
“刚收获的稻谷杂质多、水分高,需要进行清杂、烘干等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作人员候玲说,现在气温高,新鲜稻谷容易变质,得加快烘干,把稻谷水分降低到13.5%左右才能长期保存。
近年来,四川顺和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续专注于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通江大米品牌,认证绿色水稻基地2万亩、有机水稻基地0.2万亩,先后注册了“顺和通”“诺水”“巴山梯田”“一府三乡”等系列品牌,通过ISO9001、14001、22000等系列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成日产100吨大米生产线一条,“诺水”通江大米先后入选“四川好粮油”“中国好粮油”产品、“四川省农产品品牌”,2024年“通江大米”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通江县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政策扶持,助力农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目前,通江县34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我们组织各类收割机械300余台(套),抢抓当前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收割作业,预计九月底全面完成收割任务。”通江县农技站副站长雷刚说道。(文/图 符理 刘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