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平
依山而建的民居参差错落,斑驳的红石渡槽穿村而过,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靠着农家乐,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紫云庄园老板杨胜杰一年收入10多万元,“咱农村有好环境,饭菜也好吃,很受城里人欢迎!”
雷洞村曾是当地“吃水难、住房难、行路难”的“三难”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个小山村建设民宿小院、发展生态旅游,每年旅游综合收入逾百万元。
行走许昌大地,处处可见如雷洞村这般民富村美的“富春山居图”。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意见》,赋予许昌把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与共同富裕试点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河南实际的共同富裕路径的重大使命。47家省直部门先后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向许昌下放了110多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减压减负增活力,助推许昌“加速跑”。
先行试验,改革“破冰”。
“这块地入市挂牌出让后,企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分红,真是一举多得。”10月21日,说起全市成功出让的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鄢陵县马栏镇李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会民告诉记者,“仅净收益一项,社区入账300万元,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盘活土地资源,许昌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20宗762亩、成交额3.85亿元;做优金融服务,全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468笔、贷款金额5.3亿元,为发展增添新动能。
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离不开理念和方法创新。禹州市发挥资源优势,以高“智”量发展为引领,让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支撑更强;长葛市积极探索小型园区“点状供地+土地超市”,起步建设共同富裕创业园;襄城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积极搭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工作架构……
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做大“蛋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许昌市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上云”企业1.2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全市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4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如何进一步把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许昌市明确提出,要勇担使命、加压奋进,在知重负重中起势成势,在先行试验区建设大局中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用实干实绩把“定位”变成“地位”。
眼下的许昌,全面启动实施质效提升、科技赋能、开放提质、协同共建、增收富民等“9大行动”,全力打造示范亮点,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记者手记
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为全省共同富裕探索路径,是许昌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
为什么相中许昌?
许昌有基础、有优势。许昌市去年经济总量达3238.2亿元,是全省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辖市。许昌有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基因,全市2056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1324项实现“即来即办”,在全省政务服务考评中名列榜首。许昌还有一个“金字招牌”——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许昌将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韧劲、攻坚拔寨的拼劲,推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加油加力加速度,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