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微亮,江西省瑞昌市洪一乡党委副书记、乡级“田长”高兴柏开始了新一天的巡田工作。
“吴家村四面环山,旱地多而且地块分散,过去耕种效益低。”高兴柏站在田垄上指着几处田地说,“曾经的那几块‘巴掌田’,现在都连成片了!”
2023年,瑞昌市探索深化“田长制”改革,将洪一乡吴家村、王司畈村作为先行试点,构建高效管田模式,变“碎片治理”为“全域覆盖”。随后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田长制”。
不仅如此,瑞昌市还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建立“人田对应”关系,将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分为168个网格,统筹各乡镇村(社区)综治网格员、护林员、自然资源协管员等人力资源,配备943名网格巡田员,让田块有了“管家”。
作为村级“田长”,吴家村党支部书记谈会咏每周都要将整个村网格区内的耕地巡查一遍。每次巡田,他都会通过“田长制”App记录巡田路线和巡查情况,如发现破坏耕地的情况可以及时上报处理。据统计,洪一乡已累计识别疑似耕地类问题线索2600余条,发现并处置耕地问题线索近2000条。
为把“田长制”落到实处,瑞昌市启用“田长制”App智能监管系统,将相关信息精准发给各级“田长”,他们定期开展巡田工作,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田长”们借助这一平台,不断打通耕地保护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智慧管田、护田。
在瑞昌,像高兴柏、谈会咏一样的“田长”还有很多。截至目前,瑞昌已建立市、乡、村三级“田长”体系,全市共设立各级“田长”215名。“田长”们活跃在广袤的田野上,严守耕地红线,精心呵护田园,成为耕地“田保姆”。 (本报记者陈柱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