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在名字,酸在骨子
甘肃人吃酸不只有醋,还有浆水。
摄影/严肃
凉粉的汤水,醋汁打底。
摄影/严肃
酸辣洋芋片,酸味不宜多,却也不能没有。
摄影/严肃
洋芋搅团,可以浇浆水,也可以蘸醋汁。
摄影/严肃
用花椒炝好浆水,浆水面才能酸香四溢。
摄影/严肃
一缸浆水,陇东南人的命命命!
浆水原料简单,做法不难,旧时食材短缺,浆水就几乎是唯一的口味调剂。在甘肃通渭,有句顺口溜就说:“多吃菜,少拉债,采野菜,做酸菜,浆水酸菜养活人。”
苦苣菜的生菜我没有尝过,但做好的酸菜仍暗带一股苦意,想必生菜极苦。但就是这股似有若无的苦意,牵引它不至于酸过头。苦苣菜还有无法替代的独特口感,不软烂而有嚼劲。如果找不到苦苣菜,也可以用毛芹菜、圆白菜等替代,口感稍微弱一些。
甘肃人把做浆水的过程一般叫“投”或者“挿”(chā),原理大致类似于制作酸奶。先把蔬菜烫熟再连菜带汤倒入缸中,加一些混着酵母的熟面汤,或者直接从别人家讨来做好的稠浆水作为“酵子”,然后盖上盖子,发酵两三天即可食用。
浆水面片,加一点剁碎腌制的韭菜叶,咸酸刚刚好。
摄影/摄影师小银子,图/图虫·创意
投浆水千万不能见油和盐,否则被细菌污染,很容易腐败。投好的浆水先别急着吃,葱姜蒜花椒扔油锅里,把浆水倒进去炝一下,酸香会顿时激发了出来。
做浆水面,还要注意面汤和浆水的比例,这个要根据浆水酸的程度来定,加多了太酸也不好吃,加少了味道寡淡。一碗浆水面,最适合就着虎皮辣椒或者腌韭菜吃,一个补充辣味,一个增添咸味,总能把面条本身的酸香烘托得恰到好处。
浆水漏鱼,既是面食,也是饮品。
摄影/严肃
除了浆水面,浆水搭配搅团就是浆水搅团,搭配漏鱼就是浆水漏鱼,搭配凉粉就是浆水凉粉。夏天吃浆水面,冬天吃浆水馓饭。在酸饭的家族里,面食的口感多变,浆水的酸香如一。总之在陇东南,浆水与面食有数不清的搭法。
浆水集中在陇东南,出了兰州到河西走廊,就很少见到了。从全省范围来说,醋,依然是酸味入面的主要“功臣”。
浆水和醋,平分了甘肃的酸味江湖。
制图/孙璐
吃牛肉面,到底加不加醋?
吃兰州牛肉面加不加醋,没有统一的说法,按口味可加可不加,多数人还是会加一点,有人说因为面条偏碱性,加醋可以平衡一下酸碱度。我觉得更多是因为醋香提味,能够激发牛汤本身的鲜香。如果你喜欢牛肉面不加醋,那么很可能,面条与面汤本身的口感已然被激发出来,足以征服你的味蕾。
牛肉面里加点醋提味。
摄影/魏亚伟
出了兰州到河西走廊,牛肉面的各种“变体”,比如白银的大肉面、武威的牛肉菜面、张掖的臊面等等,都和牛肉面一样,加一点醋,不是为了专门吃酸,而是让面的味道更“正”一点。
白银的水川长面,长面汤就叫“酸汤”。长面的味道要好,醋的使用就要非常精妙,醋多了夺味,少了淡薄。
酸汤面,陇东人的“消暑神器”。
摄影/龙行天下008,图/汇图网
兰州以西,不吃浆水面的时候,陇东的人同样少不了吃面加醋。庆阳、平凉吃的酸汤面,更是直接和醋打交道——
只需韭菜和野菜两三,过油炒,再加水大火烧开,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浇醋。酸汤做好了,浇到煮熟放凉的细长面上即可,吃起来十分酸爽开胃。
辣子面,醋出头了才“美势“。
摄影/assy,图/图虫·创意
天水秦安的辣子面,除了油泼辣子要放足,醋也一定要出头,浓烈的酸辣风味才是辣子面的精髓。臊子面、打卤面,依然是少不了醋,尤其是臊子面,没有酸味是不完整的,而且要陈香突出,口味柔和的香醋才行。
加葱姜蒜和香料炝一下,让醋香更加柔和。
图/网络
醋香其实也需要激发一下,炝醋,和炝浆水差不多,炝好的香醋如果再泡几颗草果,风味更佳。醋好不好,有时候甚至不用尝,一看便知,一闻便知。
陇东南人,天水、定西、陇南这一带,在家做的家常面条,只要不加浆水,就统称为“甜饭”。“甜”,虽然是对应浆水的“酸”,但甜饭还是要加醋,所以有趣的是,陇东南的甜饭是酸味的,有的地方叫“醋饭”,似乎更准确一些。
杂粮馓饭,同样也配醋汁蘸料。
摄影/严肃
除了面条,还有馓饭,既可以加浆水,也可以加醋汁,酸味更加浓烈了,就着配菜扒拉两碗,非常过瘾。
酸辣夹沙,酸辣汤汁诱人。
摄影/严肃
酸辣里脊,大概是一块里脊肉的最高境界。
摄影/qingniao88,图/汇图网
白银的大街小巷,都能闻到酸烂肉的香味。
摄影/小鹿的早餐时光,图/图虫·创意
兰州的高担酿皮,滑爽柔韧。
摄影/严肃
高担酿皮用复合麻酱,醋也是少不了。
摄影/严肃
武威面皮+酿皮子,醋卤为其裹上盛装。
摄影/镇魂歌者,图/图虫·创意
酒泉酿皮子,也用粘稠的醋卤。
图/《风味原产地·甘肃》
上图,醋粉;下图,凉粉。黑白分明,醋意盎然。
调个醋汁好下饭~
摄影/严肃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