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翔安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0
    0

      厦门市翔安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在基层基础上夯实振兴之“基”。翔安区结合撤镇设街、新建城市社区,调整优化村居组织设置,深化推进“1152”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结合村居“星级管理”考评,实施“百村过硬支部”行动。结合党史教育,成立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队伍60余支,深入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宣讲活动500多场,参与人次超过10万人次。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村居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是立足特色产业,在三产融合上探索发展之“路”。2021年翔安区超额完成马铃薯、甘薯等2.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生猪出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约24%。如意情、兴盛等16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前三季度总产值58多亿元,同比增长69%多。前三季度全区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8亿元。香山街道大宅社区入选“2021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通过,做强一产、做优二产、融合三产,我区农业种植的附加值明显提高。

      三是围绕生态宜居,在人居环境上培育村庄之“美”。翔安区首创污水“三环”共治,微水“星级”分治,中水“回用”返治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同时,有力推动新圩镇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创建工作。60多户美丽庭院参评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创建“绿盈乡村”村庄6个、提标27个,乡村生态持续改善,让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是深化“三治融合”,在群防群治上破解治理之“困”。翔安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大力培育和发展567家服务性社会组织,全力打通基层自治的“最后100米”。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10多个,制定《翔安区人民调解员队伍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调动村居调解组织积极性。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荐评选300多户市、区文明家庭,10多户省、市最美家庭,通报表扬100名“德孝好媳妇”。内厝镇莲塘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不断构建乡村善治的“新格局”。

      五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增收渠道上激活乡村之“源”。出台《翔安区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的扶持措施》,破解退养农渔民转产就业难题。构建“国企+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宅火龙果年产值4500万元,澳头社区海鲜餐饮业带动300多人就业,黄厝村餐饮业骤增至10多家,实现“强村”“富民”互促共赢。前三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25元,同比增长15%多,增幅位列厦门市第二,农民生活福祉不断提升。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