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财政政策提效能 减税降费加力,助企轻装前行
    74
    0

      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新形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采访。

      ——编者

      减税降费加力,助企轻装前行

      一块八层楼高的玻璃什么样?

      去年,山东省金晶集团成功生产下线3.3米×23米的超白玻璃,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23米的玻璃竖起来就有八层楼高。

      玻璃越长出现缺陷的概率越大,对生产稳定性、吊装储运的要求越高。正是对质量控制、存储运输等方面技术工艺的不断创新探索,让金晶集团的产品遍及国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及“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大型标志性建筑。

      “这几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为我们制造业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金晶集团副总裁朱永强深有感触。2021年度,公司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过1.27亿元。其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款1000余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减免税款1700余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亿元。

      “减税降费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我们将这些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不断加强技术革新,提升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蓄积后劲。”朱永强说。

      2021年,我国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持续实施降费措施,并出台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轻装前行,全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约1.1万亿元。

      为了把减税降费红利落实落细,各地积极探索针对性举措。浙江省创立“一指减负”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企业应用端通过“一指查询”“一指评估”“一指办理”,清楚地知道减什么、减多少、怎么减,税务服务端推行“一表+零证明+零审核”的即时退税机制,加快退税办理速度。为更好了解政策落实情况,畅通诉求收集、快速响应渠道,江苏省徐州市税务局坚持“线上+线下”议题征集模式,设立“我对税务局有话说”信箱。

      “从数据看,全省减税降费政策获益最大的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量排名前列的也是这三大行业,减税降费政策‘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浙江省财政厅综合处副处长邬达贵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邬达贵认为,减税降费对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将继续显现。

      财政资金精准发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马蓝、川牛膝、黄栀子、厚朴……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2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中药材铺就了当地农民的致富路。

      “财政资金在这里点‘土’成‘金’。”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村村委会主任李智说,2020年,村里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入股,农户以股东身份参与生产活动,获取保底分红收入和二次分红。农民由过去只有单一的务农收入,转向流转土地、就地务工、保底分红等多渠道增收。目前,芦山县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发展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各级财政部门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优化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去年预算安排1560.95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财政部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出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下放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强化资金绩效评价。

      创新机制,聚焦重点补短板。四川省建立动态管理、预警监测、帮扶补短机制,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以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为重点,每月对“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山东省发行31.43亿元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专项债券,募集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农业节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29个重点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今年将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能力。

      “我们将继续强化支农项目资金精准对接,加强资金使用方案审查,确保资金项目安排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四川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张玲玲说。

      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有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前不久,得益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的支持,四川省郡和商贸有限公司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化解了资金难题。郡和商贸是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公司正常运营,保证了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正是中央下达给四川省的财政直达资金支持项目。去年以来,财政部将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27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资金范围,总额2.8万亿元,总量增加1.1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审核中心主任朱力介绍,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处于“神经末梢”的县级财政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全省县级“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可用财力9168亿元,所有县级均足额保障,相关财政资金供给单位人员工资、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困难学生助学金等均已按时发放。

      直达资金机制有力保障了民生项目资金需求,资金使用更准、更快、更安全,缓解了市县财政民生支出压力,强化基本民生托底保障力度,使国家惠企利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资金精准直达,必须建立完善有力的监管机制。四川省创新机制,建立起全流程管控体系,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和结果运用。山东省依托监控系统,在日常监督中设置了25条监控规则,每天向市县推送预警疑点信息,及时叫停违规支出。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下达的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目前各地区形成支出2.67万亿元,为有效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据统计,中央财政直达资金中有510亿元用于保就业;1.92万亿元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民生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2%;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接近3000个,有效促投资、补短板;用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超过33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形象地比喻:我国有五级财政,每级财政相当于一个钱包,以往的分配是从最大的钱包装进第二个钱包,层层转发至第五个钱包,最后把钱给群众或者市场主体。“现在有了直达机制,财政资金从第一个钱包直接送达使用者,大大缩减了资金的在途时间。”他表示,2022年要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结合实际扩大范围,提高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效率。

      预算管理一体化,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强化预算资金管理是重要内容。2019年6月,财政部在全国启动部署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将统一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及调整、资金支付、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

      去年,山东省率先在省级财政应用这套系统,目前该省2022年度总预算编制、部门(单位)预算编制覆盖率均达到100%。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山东省平邑县财政局副局长吕姣艳举例说,以前在预算编制中,将人员支出分为工资支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6项进行测算。如今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离退休费等24项,而且会根据人员工资、职务职称自动测算,“既精准,操作起来又好用。”

      让预算资金管理有“火眼金睛”。去年年中,山东省财政厅对6个2022年拟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开展财政评估后,将其中4个项目评估结论定为“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两个项目评估结论定为“不予支持”,并初步压减2022年预算2.3亿元。

      “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博物馆通史展陈列布展项目压减预算1500万元。”山东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副处长吴国昭表示,预算绩效管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做到事前评估与完善政策、安排预算相结合,事中监控与问题整改、调整预算相结合,事后评价与项目延续、预算编制相结合,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山东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成效是全国的缩影。目前各地省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并逐步覆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

      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促进了相关部门提高政务效率。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尚海涛表示,这一系统初步形成了以项目为源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无项目不预算”“无预算不支出”,既有顺向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也有逆向动态可溯的反馈机制,实现了财政系统与银行、税务、统计等系统的数据衔接和实时汇聚,对预算资金项目全程追踪、问效、问责,为相关部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政务效能提供了支持。

      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对全国预算管理数据的分析应用,进一步发挥好预算数据服务宏观政策制定和完善预算管理的作用。

      “2022年将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刘昆表示,接下来将把资产、债务、绩效、政府采购等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融入预算管理主体流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通过一体化系统开展2022年度预算管理。加快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力争年内在符合条件的中央部门推广实施。”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