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中国正成为让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沃土
    • 箭牌卫浴安华瓷砖 2022-03-01 19:50 19:50
    86
    0

      【人才强国进行时】

      可以减少10%风阻的速滑服、不会融化的“冰雪”、暖意融融的“零碳小屋”……连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科创成果频频在北京冬奥会会场闪亮登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这也是中国自2013年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第9年稳步上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中华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是不是很神奇?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布最新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影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说,“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

      人工合成淀粉的成功,是我国人才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刘兴胜,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变革。

      2007年,刘兴胜举家从美国回国,到陕西西安创业。2018年,他创办的炬光科技成为首家在材料处理与增材制造领域获得“光电子行业的奥斯卡”——棱镜奖(PrismAwards)的中国公司。

      “炬光科技虽处于西北地区,但在党和国家人才政策的鼎力支持下,成功会聚了众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国研发合作能力的专家,为企业保持行业前沿科研实力提供了源头活水。”刘兴胜说,“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进行全球人才布局,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使得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密集回报期。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大幅提高,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人才优势更多更好地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回收卫星”概念提出者陆元九、高原医学事业开拓者吴天一、“大国工匠”艾爱国等多位顶尖人才颁授“七一勋章”。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说。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每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自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科技大奖。逢年过节,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看望德高望重的科技专家。每当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专家学者到北戴河休假时,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前往看望,表示亲切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对专家人才的关心重视,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各地普遍制定了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多地省委书记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高度自觉,人才工作驶入快车道。

      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持续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包容开放的政策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引燃了全球英才来华创新创业的持续热情。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75亿人,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

      以人才实力夯实发展底气

      2021年4月1日起,“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贡献中国力量。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我们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认为,“人才实力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底气。”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随着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7839.8万人,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促进研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激发了研发主体投入热情,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

      这是波澜壮阔的征途,这是万马奔腾的时代。在人才强国战略的铿锵洪流中,90后创业者魏博绘出了一幅亮丽的青春图画。

      2015年夏天,魏博从银行辞职,来到广东深圳,在城中村的一间民房中,创办了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吸引了大批港澳青年人才从事动画设计和创作软件研发。2021年,公司已成为国内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估值达70亿元。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吴江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才必将以昂扬的姿态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

      (本报记者罗旭)

    2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