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春管春种的好时节。江淮大地的田间地头,农民抢抓农时,各种农业设备各显神通,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趁着雨过天晴,一大早,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农技站站长、科技特派员赵俊就驱车来到枣岗村守汉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指导小麦田间管理。在农场的地头,放眼望去,田野泛绿。赵俊说,当前,大面积小麦已进入拔节期,及时做好春季田间管理,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刻不容缓。田埂上,他一边向农场主江守旱询问小麦病虫害防治等情况,一边仔细观察小麦长势。
在一块小麦田的地头,赵俊看到几株小麦的叶面上出现了白色霉斑,“你看,这里的小麦已经发生白粉病了。”赵俊告诉江守旱,白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病后,会使小麦光合作用受影响,造成穗粒减少,粒重降低,甚至可造成小麦绝产,“这种病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要早发现早防治,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需要打什么药啊?”江守旱一脸焦急。赵俊现场开出处方:“现在是发病初期,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喷施一遍就能将病害彻底铲除。”听赵俊这么一说,江守旱彻底放下心来,他咧开嘴笑了。
正和江守旱谈着话,赵俊的手机响了。他接到小墩村小墩组村民袁宜红打过来的电话,说自家油菜田里出现了茎秆霉变的情况,希望他过去“把把脉”,瞧一瞧油菜到底得了什么病。
挂断电话,赵俊匆匆与江守旱道别,立刻赶往小墩组。“我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不少田块都有这样的情况。”已在地里等候的袁宜红忧心忡忡。“这油菜茎秆已经变黑了,霉变很严重,是菌核病。”赵俊一看油菜地,就知道了缘由。
赵俊对袁宜红说,一定要抓住当前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期,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氟唑菌酰羟胺药剂,进行及时防治。防治时,要加入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确保油菜能够达到稳产高产。“经过专家指导田管后,这下子心里踏实多了。”袁宜红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能为庄稼诊断开药只是基础,关键是要通过农技提升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下午2时许,赵俊又准时来到位于陈埠社区的巴屯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上班”。他笑言:“哪天不到田头转转,心里就慌慌的,总是感觉自己像丢了魂似的。”在合作社的小龙虾种苗养殖基地,一个个正方形的虾塘整齐划一,一根根软管源源不断地往池内输送氧气。赵俊通过物联网的数据,认真查看了虾塘的PH值、盐度、溶解氧等情况,“现阶段的重点是水质调控,确保虾苗的成活率。”为跟紧乡村振兴步伐,该合作社在柯坦镇建设了2200亩稻虾共作种养基地。增加农业效益要立足技术,还离开不了市场,最近两年,在赵俊的引导和支持下,合作社采用种养结合方式,前期繁育优质虾苗,后期衔接单季粳稻,以减少空闲田,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稻虾共作模式达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效果,综合效益是水稻单作的3倍以上,今年应该能达到4000元一亩左右的纯利润。”合作社理事长郝建东由衷地说,有了农技“顾问”手把手“传艺”,他对合作社的发展有了底儿。
最后一站是城池村谈元组种粮大户谈有勤家中。一年一度早稻浸种又将开始,浸种消毒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早稻产量的高低。“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现代农业的效益,必然藏在种子里。”赵俊坚定地说。
“早稻恶苗病是真菌病毒侵害所致,一旦遭受其病菌侵入,就是喷施再好的农药也无济于事,控制不了其危害。”赵俊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特别提醒农户稻种浸种前要晒1-2天,进行消毒时,一般将种子间歇浸泡12-24小时,播种前再选用药剂拌种处理,为4月份早稻插秧做好准备,明确粮食安全生产。”
赵俊讲得认真,谈有勤听得仔细。“农技专家上门搞农技推广工作,让我们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谈有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始终坚持农民种什么就研究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尽职尽责当好庄稼的‘全科医生’,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夕阳西下,在回家的路上,赵俊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看到粮食品质优良了,产能质量提高了,农民收入增长了,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
如今在庐江县,像赵俊这样的科技特派员有242人,他们正俯下身子,挽起裤脚,走下田坎,深入一线为群众开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为科技强农添活力,为乡村振兴增动能。“科技特派员人人都身怀绝技,个个是庄稼的‘全科医生’,他们不仅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还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更是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的排头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已成为农业农村战线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庐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周感叹道,科技特派员把农技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老百姓家门口,现场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让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使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走上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