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位于北京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游客在海南省博物馆里参观“南溟奇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展。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大学生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海棠树下游玩拍照。赵启瑞摄 (人民视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指出,我国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国际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新时代中国青年见识阅历更加广博。
与此同时,青年游客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他们的观念、品位、喜好,推动着旅游产品不断更新迭代。
旅游消费主力军
以亲近自然、玩法众多为特点的露营,日益受到游客青睐,由小众走向大众。马蜂窝近日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显示,露营可与众多新鲜玩法相结合,诸如“露营+踏青赏花”“海边露营+水上项目”、自驾露营、星空露营等,因而受到年轻游客的追捧。“90后”“00后”的年轻游客与“80后”亲子游主力成为露营圈的两大“支柱”,两者共占比87%。追赶潮流、热衷社交的年轻人喜欢呼朋唤友一起露营,在烧烤或游戏中享受露营的乐趣。年轻父母则在亲子露营中觅得健康遛娃和放松身心的平衡。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冰雪旅游热度创新高,其中的消费主力军仍然是“80后”“90后”“00后”群体。他们在旅游中更加注重个性、时尚和品质,推动着我国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向着高品质发展。
今年元旦和清明两个小长假期间,青年游客都是主力军。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元旦假期,“90后”和“00后”出游人群约占整个出游市场的半壁江山;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清明假期,26—35岁的游客占出游总人次的44%,且关注点偏向于出游玩法的创新升级。
青年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2021年7月22日,为发挥旅游在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启动“新时代新青年新旅游”全国公益旅游宣传青年市场专项推广活动。携程设置活动专区,整合全国各区域适合青年旅行的优质产品,包括酒店民宿、景点门票、玩乐度假、美食专享、机票优惠等,同时上线旅拍专区,用以展示青年用户的优质旅行内容。
积极走进“第二课堂”
4月底的一个周末,记者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遇见了慕名前来的韩佩佩。“我刚到北京工作不到一年,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之后,一直想到这里来看看。”《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自去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工作人员介绍:“到这里的年轻人大多抱着学习的目的,实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与此相距不远的北大红楼,同样是很多年轻游客红色旅游必到之处。
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中国红色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近10年来,红色旅游因其在红色教育、红色资源保护以及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旅游业界和广大游客的重视。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凸显其教育功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红色旅游成为让青少年接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
红色旅游市场趋于“年轻化”。携程数据显示,2021年,红色旅游游客中的“00后”同比增长2.5倍。青年游客的大幅增加,推动着红色旅游目的地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4月3日,以“中国,正当潮”为主题的北京欢乐谷2022年春风游园季·国潮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国潮文化节着力展现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2018年起,“国潮”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几年发展,旅游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国潮”旅游,深受青年游客欢迎,迸发出蓬勃的发展力量。
伴随传统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汉服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2019年,浙江西塘古镇、湖南长沙石燕湖等景区举办汉服文化节,大受瞩目。北京欢乐谷、杭州西湖景区等地也有自己的汉服文化节。“景区+汉服”成为旅游与传统文化携手的成功探索。此外,传统文化也是文旅企业创新发展的宝库,《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著作以及“十二生肖”等形象,成为中国文旅IP的创作源泉。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国青年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特别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获取力量。2020年有关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青年认为“青少年国学热”的原因是“国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