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河南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长垣市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优化布局拓展空间、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以立标提质赋能增效,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入驻“四上”企业196家,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8.7%;利润总额13亿元,增长2.2%,税收收入14.5亿元。
“我们根据开发区改革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突出管委会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职能,剥离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推行市场化开发运营,实施‘三化三制’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8月24日,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介绍。
对标“三化三制”改革要求,长垣市将开发区、专业园区、乡镇创业园规范整合为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74.55平方公里的“一区四片”空间格局。扩区后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建设,达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布局优化、集约节约、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发展目标。
早在2015年,长垣实施了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两套人马、分线负责的区镇(乡、办)套合管理体制。内设机构由9个减少为6个,并将放权赋能事项剥离社会管理权限后的136项经济管理权限全部赋予开发区。开发区行政审批部门与长垣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岗位交叉任职,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开发区窗口,集中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实现机构效能、运行效率、改革效果最大化。
同时,为进一步激活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长垣将开发区改革与做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加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开发区发展相匹配的财税、创新、人才、营商环境等政策保障机制。发挥起重和医疗器械两个主导产业本土龙头企业优势,精心绘制产业链合作对接、产业用地供应、平台载体导引,推动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同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长垣起重产业规模达370亿元,成为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链条最完善的起重装备制造基地。长垣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产业涵盖18大类300多个品种,覆盖全国60%以上医院,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的重要生产集散地。
建强平台、铸造品牌是推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开发区建立建强各类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开放服务平台,引进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科研资源合作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6个,人才引育平台10余个,检验检测服务平台20余个;被认定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首批技术标准创新联盟;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数量均居全省县(市)第1位,主导产业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为开发区健康发展、助推县域经济成高原注入了强劲动能。(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