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陈列在天山南北的数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或正完成当年的收获,或已开始下一年的耕耘,总之没有闲置。新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努力,是中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缩影,科技、资金等诸多要素汇聚于土地,提高了大地的产出,粮食、油料作物、棉花等遍布其上,撑起一个仓廪实、衣料暖、钱袋沉的新疆。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10月1日起,新修订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实施。其中高标准农田的定义是: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形象的描绘更容易让老百姓记得住: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林成片、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良田。但无论哪种表述,与普通田地相比,高标准农田都意味着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的大幅提高。
在天山南北,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环节,全区(地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126万亩。从新疆阿勒泰到昌吉,从新疆阿克苏到和田,各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节点要求,统筹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开展土地平整、田块归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逐步趋于集中连片,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张处告诉记者,2022年,新疆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投入已超过1500元,基本实现了土地平整和高效节水两项核心建设内容全覆盖,使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更高、成色更足。
片片零碎的地块被集中起来,围绕着它们,路、渠、林、电等各项配套设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倘若从高空俯瞰,新疆大地上,一块块巨大平整的条田气势恢宏铺展四方,显示着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和飞跃。
建设,进而管理,然后发挥效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成熟的管护经验和模式,探索建管护一体化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护、专职管护员网格化精细化管护、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管护主体等,提升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水平,加快健全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管长远、长受益。
就在这建管一体的前进历程中,新疆在不断扩大的高标准农田上做起了加减法。
农田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在新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1094亩棉田平整如毯。“巴楚县在2019年以前,仅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但如今,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100万亩,每个地块都不低于500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破除田埂后多出来的。”巴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耿局长说。
“当时没人相信棉花亩产量可以达到400公斤。老百姓按传统模式种,亩产100公斤的都有,最多280公斤,那都是极限了。”克其克托帕村党支部书记其书记对此记忆犹新,“一个叫赛买提·艾买尔的村民,为了做工作我找了他8次。”
村干部一次次地去,把事情“掰开揉碎”讲,68岁的赛买提最终被说服了,2019年,他和其余68户村民一起,与巴楚县三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赛买提家门口的小块田地成了上千亩的大条田,植保无人机开始出现在田地里。
当棉花亩产从200多公斤变成380公斤后,看着沉甸甸的棉花,没人再怀疑高标准农田的优势。耿局长说:“农作物增产和增效均在20%至40%,农民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收入渠道更加多元了。”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步更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个团场,棉花亩产早已超过500公斤。
变化的不仅是棉田,据测算,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小麦单产提高5%,玉米单产提高20%,棉花单产提高1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90%以上,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全疆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挥出积极作用。
农业资源损耗不断降低
当农田产出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时,各项费用支出和资源损耗在不断降低,一增一降间,农业进步和农民富裕的空间不断增大。每次骑三轮摩托车出门,如则·阿西木都会刻意放慢速度,看看沿途农田里的“风景”。从2020年开始,在他所生活的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都让一批耕地旧貌换新颜。
“原来高低不平的耕地平整后,长出的庄稼整整齐齐;原来的土路硬化后,多大的农机都能开进地里;原来的土渠变成防渗渠并配上滴灌节水系统后,一亩地用水从600立方米减少到300立方米……”望着改造后的农田,他述说着眼前的变化。
在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奇台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疆的七分之一。这里在保护耕地方面有严格的政策,在改造耕地方面有灵活的方式。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村民冯汝刚种小麦30多年,发现脚下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经过高标准改造,增产增效的潜力不断释放。
“2021年,因为有良田良种良法配套,我家2600亩小麦亩均增产约50公斤,节省肥料和人工成本约10万元。2022年,我把智能灌溉、精量穴播等应用技术传授给前来取经的其他农户,他们也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尝到了甜头。”冯汝刚说。
让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生计农业走向品牌农业,“粮田”变“良田”是基础条件。正缘于此,与高山、沙漠相依偎的片片绿洲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步步为营,一个现代化农田基础设施格局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