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湖南岳阳县中洲乡三江村晚稻示范基地,一台水稻秸秆打捆机在田间往来穿梭。一堆堆水稻秸秆被吸进打捆机的“肚子”,经过打包,“吐”出一捆捆圆柱形的草包。“稻草烧不得,烂在田间影响后续耕作,还易滋生病虫害,成了‘生态包袱’。现在变废为宝,解决了难题。”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仓廪实,天下安。自2008年以来,岳阳县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每年粮食产量50万吨以上,产出农作物秸秆近90万吨。今年来,该县借助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的东风,抓好秸秆禁烧的同时,在回收循环利用上做文章,鼓励和引导全县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回收、储运、离田利用,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该县出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秸秆综合利用加大政策支持,落实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用地、用电、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政策措施。今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9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元,地方配套和业主自筹1323万元,主要在专用设备、收储场地和秸秆收集加工利用方面支持18家经营主体。
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岳阳县分局和县农业农村局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作为一项中心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传单等形式,加大对禁烧重大意义和禁烧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禁烧秸秆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召开全县“三夏”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委派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深入企业及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解决技术难题。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收集的农作物秸秆按品质分等级、分类进行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以往我们这里的玉米秸秆处理是一个大难题,今年来,玉米秸秆有了新出路。岳阳中清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将玉米秸秆全部收集后加工成牛羊饲料。”中洲乡三江村村民说。
作为中洲乡种植大户,岳阳县民心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科义算了一笔账:“1亩玉米地在收获玉米棒后,新鲜秸秆能打出2吨左右青饲料,平均1吨按照125元收购,500多亩地能有125000元的收益,不仅效益高还省心省力!”何科义介绍,他从2021年便开始与中清能公司合作,不仅节约了往年每亩150元的秸秆粉碎返田开支,还能卖出250元的秸秆款,相当于每亩增收400元,保护环境增加收益双丰收。
“我们还探索稻草秸秆青储技术,收割机在前面收水稻,秸秆打捆机在后面割茬打捆一体化进行,然后离田加秸秆发酵剂后包膜青储。这样一来,我们在天气好的时候收干秸秆,天气不好的时候收新鲜秸秆,就可以做到秸秆应离尽离田。”岳阳中清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正君介绍,截至目前,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每年秸秆综合利用可达7万吨。
岳阳县严格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秸秆品质优等的用作饲料,每吨价格600元;差一点的用作基料,每吨价格400元,用于蘑菇种植基料;再差一点,每吨300元左右卖给电厂做燃料或有机肥厂作原料;品质最差的则还田做肥料。
该县推进秸秆利用“五化”产业链建设,不断拉长秸秆利用链条,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效益。作为正在建设的秸秆加工项目综合体,位于新墙镇兴家乐合作社秸秆加工基地拥有标准化生产加工秸秆厂房用地30多亩。加工后的秸秆饲料,通过省牛羊协会销往全国各地,预计年消化秸秆2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300万元。预计厂房建设于11月底完工,12月份正式加工秸秆。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预计全县年新增秸秆利用量3.45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