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浙江湖州:用艺术创造激活农遗生命力
    44
    0
      陈毛应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水一样滑腻,烟一样轻软,云一样飘逸,丝绸被誉为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既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也是中国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两年前,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花落湖州师范学院,如何用艺术创造激活农遗生命力,成为该校师生的新课题。
      在“丝绸之府”浙江湖州,种桑养蚕的历史如丝般绵长。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当地先民就创造出以“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为内涵的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这一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早在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还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湖州师范学院将微缩版的桑基鱼塘系统移入校园,建设蚕丝绸文化展示馆、组建刺绣学院、成立蚕花研学社,还面向外国留学生成立丝路蚕花社。今年暑假,该校12位同学用蚕丝绸文化塑造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拍摄成短视频后立即被广泛传播,不仅让蚕丝绸文化“活”了起来,还“火”了起来。
      蔡颖萍是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助理,她把女儿养蚕的点滴发表在公众号上,由于写得妙趣横生,活态动感跃然纸上,引起热烈反响。从“有意义”到“有意思”,从“重要的”到“需要的”,从“独角戏”到“大合唱”,蚕丝绸文化走进了数十家小学、幼儿园,基地还派出大学生志愿者指导少年儿童学习养蚕。
      弘扬蚕丝绸文化,不仅需要形式创新,还要进行理论研究。校党委书记金佩华长期从事蚕丝学研究教学,与国内外蚕桑丝绸领域的学界和业界有着广泛深入交流与合作。他告诉记者,基地成立两年多来,学校已邀请国内名家授课13次,开设多门公选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有不少课程是与35个国家近百所学校的孔子学院同步开讲,借此向世界讲述中国蚕丝绸文化故事。
      如今,中国蚕丝绸文化的实践已在湖州深深扎根。湖州师范学院聘请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担当学生选修课和劳动力实践课的校外导师,带领学生制作蚕茧文创产品。蚕丝绸民俗研究等四个研究团队成果丰硕,一大批优秀论文迭出,用蚕桑“圈粉”正让丝绸“出圈”。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