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0年的研究和试验后,在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防控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投入生产并上市,为我国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并保障人类健康。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防控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2022)新兽药证字70号)。
这意味着,历经10年的研究和试验后,在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这支针对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灭活疫苗终于可以投入生产并上市,为我国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并保证人障健康。
2015年,《猪伪狂犬病流行毒株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科技兴农项目立项,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开展对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但早在2012年,该疫苗的研发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童武告诉记者,猪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传染病,能造成猪、牛、羊、狐狸、狗等多种动物感染,而其他动物在感染后均会死亡。成年猪一般表现为隐性感染,但仔猪和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会引起仔猪死亡、母猪流产,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通过疫苗免疫较好地控制了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但2011年以后,国内陆续有学者发现临床中流行的猪伪狂犬病毒发生了较大变异,大量经过猪伪狂犬病免疫的养猪场出现了伪狂犬疫情的暴发,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伪狂犬病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该病的防控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生猪产能,进而影响猪肉供给。”2012年,获得变异毒株后,在团队首席科学家童光志的指导下,童武带领团队第一时间深入临床一线开展疫苗研究。
背靠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国家队”平台,依托团队首席科学家的专业指导,加上童武从事猪病研究多年积累的扎实专业基础,疫苗的实验室研发非常顺利。在实验室里,童武和同事们操作着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在养猪场里,他们无惧简陋的环境,身着防护服进行免疫或解剖工作。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场景,他们时刻保持为养猪业健康平稳发展、为食品安全贡献科研力量的初心。
2018年9月,课题完成各项任务指标,顺利通过科技兴农项目验收,但考验却并未结束。“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辽宁沈阳首次暴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疫情的发生严重扰乱了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的新兽药注册检验进度。”童武告诉记者,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等待后,疫苗又进入了来来回回的材料递交和修改的过程。在他的办公室里,关于这支疫苗的申报材料塞满了一整个文件柜。那些扛着材料奔波于上海和北京之间的经历,时常在他脑海中盘旋着。
“一支疫苗的研发,保守估计需要7—10年的时间,而真正能通过新兽药注册申请、拿到新兽药证书的疫苗,是少之又少的。”在拿到证书的那一刻,童武心里感慨无限也充满感激。从2012年开始疫苗研发工作到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正好用了10年的时间。虽然过程中也有波折,但他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我们选择了三种技术路径研发疫苗,除了此次获得证书的灭活疫苗,还有两种疫苗研发目前也进入了新兽药证书注册环节。”此外,在这支疫苗的基础上,他正在开展“多联多价”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期望能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