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乡村经济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乡村经济

    2024-10-24 20:32:55

    29 0

    拉萨10月24日电 题: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记者魏冠宇、蒋梦辰

    每年10月,是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播种冬小麦的时节。忠玉村村民索朗益西和乡亲们开着拖拉机翻土备耕。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10月21日,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忠玉村村民翻土备耕冬小麦。记者魏冠宇 摄

    “今年,我们乡青稞亩产首次超过500斤。这都靠了水泥渠!”索朗益西说。

    耕地细碎、坡度落差大,西藏的地势条件制约了作物产量提高。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积极实施耕地改造,截至2023年底,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

    尼屋乡就是藏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处案例。作为那曲市为数不多的纯农业区之一,尼屋乡民世代以耕种为生。地处雪山峡谷之中,村落和田地都挂在山腰上:海拔较高的6个村种植青稞;海拔较低的8个村除青稞外,还种植冬小麦、蔬菜和青饲料。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这是西藏嘉黎县尼屋乡忠玉村的水泥渠。记者魏冠宇 摄

    当地灌溉水源是雪山融水。尼屋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扎西次旺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前,乡民一直沿用先民修的老水渠。

    在上游,村民砍树挖槽接成木笕,作为引水渠。木头容易腐坏,每两三年就要换一次。东亚村村委会副主任扎西次仁回忆说,一条木笕需要搭接几十根木头,每根2米多长、重量超过100斤。乡里的汉子们扛着木头上山,爬坡过坎,肩上会磨出厚厚的老茧。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10月21日,忠玉村党支部书记才旺多吉查看土石夯成的老水渠。记者魏冠宇 摄

    而在下游,土石夯成的灌溉渠一路上不断渗漏,等流到山脚下的田间,所剩水量已经不多;遇上枯水期,末端地块根本浇不上水。

    老水渠每年还要修补。“每年灌期,各家要轮流住到山里看守水源,检查引水渠在哪里断掉、灌溉渠在哪里冲垮,总要折腾一个月左右。”扎西次旺说,低效的农业让个别群众一度想要弃耕。

    2017年,尼屋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后数年间,当地平整田地、新修水渠,乡民投工投劳热情高涨。水泥渠在绿树掩映间绵延数十里,全乡可种植面积也逐步增长到约5000亩。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这是通向西藏嘉黎县尼屋乡忠玉村田地的渠闸。记者魏冠宇 摄

    如今每年灌期,水闸分级开启。村民抽签决定灌溉次序,依次扳开渠闸。水头顺着水渠从山坡流下,到各家地头时依然丰沛。

    “现在我们不用砍树修渠了,保护了环境!”索朗益西笑着说,“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搞林下经济、外出务工。” 

    西藏嘉黎县尼屋乡:这里有条“幸福渠”

    10月21日,西藏嘉黎县尼屋乡播种的冬小麦部分已经发芽。记者魏冠宇 摄

    新水渠不仅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使得耕地质量等级逐步提升、粮食产量提高;还解放了劳动力,让群众有精力从事新的增收项目。2023年,尼屋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59元。

    “我们的水泥渠是一条‘幸福渠’。”忠玉村党支部书记才旺多吉说。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