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寒,燕山余脉的田野早已被积雪覆盖,即便是白天,户外也只有零下八九摄氏度。在大山深处的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偏桥子村,天刚亮,一座座农家院升起炊烟,在暖暖的晨光下显得温暖而充满生机。
40岁出头的潘娜早早就在自己经营的民宿忙碌起来——和面、生火、烙饼、摊土鸡蛋……厨房里,她和家人们忙得不可开交。这个冬季,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客人入住她的民宿,有的一住就是好几天。
潘娜的民宿坐落在山腰上,是2年前由他们自家的房子改建而成。白墙灰瓦的外观除了新一些,与村里其他房子并无差异。走进传统的木门,铺着鹅卵石、摆放着磨盘的庭院精致而整洁,穿过2米多高的落地门窗走进温馨舒适的客房,智能家居系统自动开始工作,播放轻音乐的同时拉开了窗帘,铺着地暖的房间温暖如春。如果不是窗外盖着白雪的远山和田野,几乎让人忘记了身处在冬季北方大山深处的村落之中。
“投资了近250万,包括当地农家乐惠民贷款等渠道筹集的150万元资金,里里外外把房子重新设计装修一新,就是冲着周边越来越成熟丰富的旅游资源。”潘娜说。在偏桥子村周围3公里左右,就分布着3个滑雪场和1个4A级的蓟州溶洞景区,还有众多亲子游乐项目。
“不仅夏天有的玩,冬天也有不少游客到附近体验冰雪项目后入住村里的民宿,不少民宿春节期间的客房已经订满,”偏桥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立新说,“办得好的民宿年收入能到100万元。”
客流多了,配套也得跟上。据刘立新介绍,为了解决村里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偏桥子村每家民宿都平整出自家停车场并引入安装了30余个充电桩,乡镇也出台了民宿管理措施,规范民宿经营,确保游客入住体验,也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增添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蓟州区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个半山区,不断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区14个山区乡镇大力推进乡村文旅产业,通过出台低息贷款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村闲置老旧房屋、传统农家院提升改建为高品质民宿。据了解,目前天津市蓟州区已有精品民宿304家,成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其中,偏桥子村所在的罗庄子镇精品民宿数量占全区近四成,年接待游客约16万人,旅游收入超5600万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文旅发展的红利,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以民宿为代表的文旅产业之中,冬季已不再是这里山村民宿的淡季。”罗庄子镇党委书记李鹏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