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索玛花开振兴路
    48
    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詹新华 高杨

      仲夏四川凉山,索玛花开正艳。

      曾经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他们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步跨千年”;如今的凉山,正全面推进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文旅强州“三大强州战略”,加快建设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去年全州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居全省第二。

      近日,记者深入西昌市、昭觉县、冕宁县等地,走进农业园区、彝家新村、社区工厂,亲身感受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之路。

      农业是凉山面积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增收渠道最稳的重大支撑产业——

      打造“6+8”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冕宁县建设村,只见成百上千栋设施大棚沿着山坡整齐排列着,棚内葡萄、樱桃、蓝莓等高效作物正茂盛生长。这个曾经“前面荒滩、后面荒山”的“困难村”,通过发展产业,如今被誉为凉山的“华西村”,去年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2亿元。

      该村文书朱小虎说,建设村将支部建在产业上,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流转闲散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发展设施大棚4200亩,进行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全体村民都成了‘股民’,每年保底分红在13%以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凉山州委、州政府认识到,凉山是农业大州,但不是农业强州。凉山有耕地856万亩,安宁河谷平原面积960平方公里,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凉山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最适宜区。

      发展现代农业,凉山有优势也有短板,更有潜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凉山的25条措施;凉山也适时发布《“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去年凉山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农业强州战略”,奋力打造“6+8”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其中,粮油、生猪、草食畜、水果、烤烟、蔬菜6个产业瞄准目标是“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林果、蚕桑、马铃薯、花椒、家禽、种业、中药材、花卉8个产业要建成“十亿级以上产业集群”。

      围绕目标,产业园在其中发挥着集群带动作用。记者在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6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内各种蔬菜正茁壮生长,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可用手机实时监测数据和远程操作。

      园区负责人廖伟说,该园区已培训农户1000余人次,并通过产业托管等方式带动农户5000多户、1万多人,户均增收2万元。他们还聘用周边村民来园区从事疏叶、采摘等工作,98%的工人都是彝族村民,每天收入120元。

      围绕“农业强州”目标,凉山共谋划2023年至2026年农业强州项目770个,计划总投资932.11亿元。目前,好医生药业集团的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全面竣工,在这里可以形成从中药源头到提取、制剂,再到现代物流的完整过程。

      “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0亿元至50亿元。”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从脱贫攻坚时“万企帮万村”到现在“万企兴万村”,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特色中药材5.23万亩,每年帮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带动2.62万户、13.1万农民稳定增收。

      2023年,凉山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18亿元、增长4.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

      持续擦亮凉山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凉山是一块宝地,这里生态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6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7个;这里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已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彝族文化、藏乡文化、摩梭风情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曾被称为“悬崖村”。如今,“藤梯”已改为“钢梯”,村民搬迁到山下住上了楼房,又实现了从“钢梯”到“楼梯”的跨越。与此同时,“悬崖村”也发展起了旅游,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村民们也常回到山上帮忙,不少人吃上了“旅游饭”。

      不同于阿土列尔村,位于凉山唯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邛海附近的大石板古村,则是靠着改革的动力实现了“涅槃”发展。

      这里几年前还是一个破败的小渔村,村里多为年久失修、陈旧破败的土坯房。2020年,西昌市将大石板古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宅基地改革试点进行改造,以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龙头,引进民宿品牌,鼓励老百姓把拆迁安置房、闲置集体资产利用起来建民宿和餐厅。

      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两旁是“修旧如旧”的古寺、古宅,保留着夯土墙青瓦的建筑风格,周围是“山水林田路”立体传统村落体系,仿佛置身于“活化”的古老村落……目前,全村有不同层次民宿、客栈超过200家,400多户参与经营,每户年收入超3万元,直接带动就业1000多人、间接带动3000多人。

      “这个‘归心12间’客栈,原来是村里长期闲置的打米房,现在被改造成一家精品民宿,这也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之一。”村妇联主席肖文婷介绍,在村里开发建设时,村集体以资金和资源入股占比11%,集体经济收入现在以每年100万元的速度增加。

      凉山也是一片红色沃土,这里见证着当年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将军与彝族头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的壮举,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实践的开篇典范。就在彝海结盟遗址几公里处,曾经的彝海镇彝海村二组现已更名为结盟新寨,村里发生的新变化见证着新时代“彝海结盟”传奇。

      彝海村过去是一个彝族聚居的贫困村落,后来在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对口援建下,依山而立、错落有致的36栋民房、1栋幼儿园综合体和4栋彝家乐及配套设施在彝海湖畔落成,村民发展农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和民族传统文创产品,去年该村还完成了1420万元的民宿建设项目。

      2023年,文旅市场全面复苏——凉山“火”了起来。全年接待游客超4900万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54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曾经的凉山贫穷闭塞,如今旧貌换新颜,广大农村正发生着“山乡巨变”——

      实现人居环境“五净三美四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记者在昭觉县三河村看到,村子旧址已被作为文物整体保留,村容村貌还停留在2019年搬迁前的样子:破旧的房屋、低矮的黄土墙、极少的家具和电器,有的还存在人畜混居情况。

      在山下距离不到3公里的新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住进了具有彝族风格的宽敞房屋,道路硬化、快递进村,村民活动室、村史馆、培训教室一应俱全,几间由村民家改造的民宿正在施工。

      近几年,三河村采用“支部+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村民主要靠务工和多种经营,种冬桃和草药,养香猪和西门塔尔牛,脱贫户人均收入从以前3000元以下增加到去年的23460元。”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富说。

      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和人居环境,凉山州委、州政府出台《凉山州“美丽乡村”行动工作方案》,制定了农户、村庄、安置点等“五净三美四好”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和常态化清洁清扫机制,全面保持村庄社区长效整洁。

      现今,行走在凉山的村村寨寨、乡镇社区,“聚落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宣传语映入眼帘,各集中安置点和农户家庭正在实现“管理好、设施好、服务好、环境好”和“庭院净、户内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净”。

      记者在昭觉县解放沟镇大石头村了解到,为了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当地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筹+农户投工投劳”模式,新改建厨房、配套优化庭院20户,改建厕所、改造提升住房35户。

      今年38岁的吉黑次惹,他家通过改造住进了18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自己花了6万多元,政府补贴了3万多元,村里还帮助我们集体团购了家具20件套,我很满意。”吉黑次惹说。

      村里还按照“相对集中、适度分离”思路,以3~5户“小组团”的方式,建设具有集体产权的“共享畜圈”,老百姓一年只花几块钱租用,推动了农户家庭生活区、仓储区、养殖区“三区分离”。

      在凉山,共有7.4万户、35.3万脱贫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了山高路远的恶劣环境,搬到了设施完善的安置新居。

      记者走进昭觉县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大片错落有致且带有显著彝族风格的楼房映入眼帘,社区内一家家商户鳞次栉比,彝族群众聚集在广场上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达体舞。

      “这个社区首批入住了来自18个乡镇87个村的6744名群众。”社区党总支书记石一阿西说,社区积极探索“1357”基础治理模式和“双联四包”工作模式,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


    0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