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G7易流翟学魂:跑完千家公司,从15%的人身上看到增长密码
2023-12-01 18:21:58 40
  • 收藏
  • 管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给出答案前,G7易流CEO翟学魂先叙述了三个结论:

    第一,从三年前开始,公路运力效率整体滑坡8%;

    第二,今年以来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是,运输距离缩短10%;

    第三,过去一年里,实现量利齐升的物流企业占比超15%。

    老翟为什么敢下这样的结论?

    G7易流用28年的时间,把中国大概1/3的重卡连接到一个数字平台,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卡车这一传统的“黑盒子”变成生产数据的“IoT设备”。通过安全、轨迹、温控、交易等实时数据,原来“黑色”的公路运输世界,被点亮成一张数据网络。

    如今,这个平台连接了260万台车、4万家公司、每天15万次结算……近1/3占比的重卡运营数据,有了行业性意义。

    上半年,G7易流跑了1000家公司,发现量利萎缩的企业占比40%,找到量利齐升的方法论的企业占比超15%。

    “规模红利消失,技术红利开启。”翟学魂密集地参与了这1000家客户的拜访,从平台数据与客户运营的情况,形成这一具有确定性的判断。

    1、告别野蛮增长,告别规模不经济

    如果要用一个现象描述“规模红利消失”,那么落到企业身上大概就是“增收不增利”。

    快递、快运等网络型企业都陆续迈过这道坎。

    起网早期,商流端,新业态高速发展;资本端,大钱快速在业内扫荡;网络端,新老玩家层出不穷。增量时代“规模为王”,这是资本、创业者的共识。行业上行的势头下企业很容易搭上顺风车,找到赚钱公式:规模=赚钱。

    但是过去三年,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

    业务规模增速上,各个网络的差距不大,但网络的盈利能力差距开始迅速拉开。比如,快递头部中通年利润能做到70亿元级别,而有的网络仍处于亏损状态。

    此前,运联智库采访翟学魂时,其明确表示“内卷不可避免,靠自然增长曲线盈利的时代过去了。”

    描述现实并非传达悲观情绪,就像翟学魂说的:“当下最无聊的话题是讨论下行周期有多久,最有趣的话题是探讨如何突围。”

    解决增长焦虑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企业的护城河。

    (G7易流CEO 翟学魂)

    正如我们看到快递、快运网络“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差距,在于价格战内卷的背后,是成本能力的内卷。

    目前来看,快递网络的业务规模,纷纷踏入100亿票/年大关,玩家之间的成本竞争以“厘”为单位;快运网络的业务规模,纷纷达到1000万吨/年,玩家之间的成本竞争以“分”为单位。

    这种管理颗粒度的细化下,仅仅1个单位的改变,都会在巨量规模中迅速被放大为亿元级别的利润。这就是差距。

    而这1个单位的改变来自哪里?

    从快递、快运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中,大概可以看到三个动作:调整货源结构、自营运力、成本可控。

    这种方法论,翟学魂看到的那超15%实现量利齐升的客户身上也有所体现。他将这些企业概括为“货运三好生”。“三好”即:

    1)多货主组合。

    物流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弹性,在于产品的组合空间。多货主的组合实际上是把大小、线路、服务需求等都不同的客户进行有效组合,使得运营成果能够反映在现金流、利润水平、服务提升等维度上。

    2)运力可控

    资源过剩的环境里,调运力不是一件难事。货运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用便宜的价格把运力包给调车平台,而是服务可控、价格可控、高效触发、持续积累。

    3)成本精细化

    微利时代,企业资金流管理的周期,要从过去的以年、季度、月为周期,进化到以每趟活儿为周期,管理颗粒度要细化到每一趟活儿的动态费用。

    也就是说,当外部作用力变小时,货运经营者们都试图重新理解“增长方式”。

    2、系统性降本引领技术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家电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索尼、松下、东芝等家电巨头都加班加点地研制性价比更高的冰箱产品。

    起初,松下的设计人员们提交给公司的所有方案,最多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优化5%。显然,这不足以让松下能更加稳固地占领市场。

    松下幸之助(松下创始人)看到方案后,给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咋舌的批复:不要再从优化5%的角度思考改进产品,从降低30%成本的角度思考。

    这一看似荒谬的指示,却彻底打开了研发人员的设计思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这种思路,似乎也更适合当下行业困境下的突围。

    规模红利消失,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正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型快递、快运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厘”“分”为单位,要在同质化竞争中“不同”,技术是转型的关键催化剂。而核心在于,技术能够对过去的模式进行系统性地改造。

    在翟学魂看来,未来三到五年,三大技术将对物流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1)AGI大模型。

    平台型企业,尤其是类似G7易流这样的企业研发大模型,逻辑是把数据资产转化为通用知识。

    翟学魂认为,上一个10年,这个行业的技术公司的核心精力,是将安全、油耗、保险等车辆数据从线下搬到线上,做的是基础数据的采集和转化。现在,要把这些数据变成一个行业知识或者行业大数据,对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进一步的价值,数据要变成知识。

    G7易流2023数字物流大会现场,翟学魂与公司研发的大模型“助理老翟”进行了交互演示。其目标为,未来3年,把行业数据落实为企业智能,未来物流企业所有的关键岗位,都会有智能助理。

    这将不仅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甚至还会改变组织管理体系。

    (翟学魂与“助理老翟”互动演示)

    2)连接。

    连接的核心,是把过去层层压价的三层结构,改变为“深度连接”的铁三角。

    典型的案例是G7易流服务象屿农业的过程。从今年年初开始,象屿农业结合技术平台改变传统生产关系,以此实现降本。

    过去,粮户交粮会被中间商赚差价;司机长时间排队;象屿农业则面临整个收粮过程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生产关系改变之后,象屿农业将整个收粮过程透明化、数据化,粮户在APP上进行预约交粮,不被中间商赚差价;司机知道什么时间排队进站,送粮时间从三天两夜缩短为16小时;象屿农业形成了一个3000台车规模的运力池。

    深度连接,正在把原来的三层挤压结构变成三角连接结构,把信息差变为数据共享,把中间商变为专业服务伙伴,而这至少能将全条链效率提升15%。

    3)新能源。

    车队企业“33211”的成本结构中(即30%油耗,30%路桥费,20%司机成本,10%购车成本,以及10%的维修、保养等其他成本),能源变革的红利正在率先到来。

    至少在相对短途的场景,类似港口、矿山、大宗倒短等场景,新能源商用车的红利正在释放。

    G7易流服务的某铝矿企业置换新能源车辆之后,用一个月时间,将车辆日均趟次环比提高60%;实现从“比油车赔的多”到“比油车赚的多”,现在每台车能多赚5000元/月。

    而上述的大模型,通过对历史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帮助货运经营者推荐适合进行新能源布局的场景和路线。

    在翟学魂看来,新能源时代的特征是“软硬一体,控制到车”。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不会有买电动重卡的个体司机了,只会有电动车队;并且,电动重卡将创造远超柴油车的效率。

    3、产业链深度连接至少还有5年距离

    技术有单点技术和系统性技术。单点技术的核心在于改变生产效率,系统性技术的核心则是改变生产关系。

    此外,系统性技术都是有周期的,当新技术出现时,所有传统行业都值得用新的方式重做一遍。而当前,似乎正是那个新技术出现的时间节点。

    一个最简单的感受就是,过去增量时代,大部分货主企业赚钱了就去买车,而现在是要把供应链从“三层关系”变成“三角关系”。

    而这种生产关系的改变,To C端的表现要比To B端更明显一些。

    翟学魂用外卖平台来举例,B端产业链连接的深度远远不如 C端产业。外卖平台怎么和消费者连接?怎么和饭馆连接?又怎么和骑手连接?对标那个深度,现在我们货主、物流公司、货车司机之间连接还差好远,至少有5年距离。

    如今,越来越多货主企业也正在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大家正在形成一个共识,过去层层压价的“穿糖葫芦串”的方式不靠谱了。

    在益海嘉里集团物流总监、上海益嘉物流董事长盛岩看来,2C领域的物流生态已经很成熟了,2B领域的物流至少还有3-5%的降本空间。但这不是靠单个环节的作用来实现,而是靠货主方驱动,运力方转型,技术方连接。

    对于产业链上的各方而言,从大环境看,继续内卷的方式不可持续,生产关系变革是必然方向。这种变革一定从全局视角出发和考虑,也就是把过去层层挤压的方式改成互利的三角关系。

    这过程中,每个参与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

    典型案例是过去几年网络货运发展的势头下,制造业品牌方下场搭建平台,而如今这些平台之间也正在产生互补效应。比如抓住渠道变革的机会,安得智联可以服务中粮、鲁花、青啤等品牌的城配业务。

    从企业自身来看,生产关系变革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的深度连接是必选题。站在供应链角度看整体链条优化,提效的最大前提是全面数字化。如果没有所谓的透明、信息对称,全链路的优化非常难。

    这种背景下,如果将降本的视野,从甲方乙方的关系,系统性地扩展到产业链、生态圈,技术红利的释放,正在发生。





    上一页:下一个三年,物流因何而变? 下一页:央视《焦点访谈》关注菜鸟跨境物流和科技实力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