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更多内容,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qzpK9Nx5cFcZRlY9AN6KIQ
寺庙咖啡、寺庙奶茶、寺庙火锅……寺庙这门生意,从今年年头火到了年尾。而且估计2024还会一直火下去。
今年一开年,杭州灵隐寺热到爆了,看看这架势,佛门清净?不存在的。
▸ 小红书用户@笑野大人
到处是年轻人,早上7点就已经要排大长队了。
▸ 小红书用户@小杨在杭州
这股热度一直持续到了5月,更有趣的是,财神殿前,本届年轻人络绎不绝,给诸天神佛平添了数倍于往年的KPI压力。但求姻缘的殿前却无人问津。
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寺庙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且年轻人占到近50%。坊间开始流行起“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的梗。
3月中旬,北京雍和宫每日客流量至少在4万人次。在小红书输入“雍和宫”,笔记超过11万篇。那会儿,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也排出了一公里长队……
然后爆火的是寺庙咖啡。
这两年,各地寺庙纷纷卖起咖啡,包括杭州永福寺、上海玉佛寺、台州龙兴寺、厦门南普陀寺……吸引了如潮水般涌来打卡的年轻人。
现在买一杯寺庙咖啡,也要等上半天。由于太过火爆,有的寺庙还呼吁:请媒体和网红不要再宣传了。
当你在寺庙喝咖啡,你喝的哪里是咖啡,那分明是得到了高僧的加持,沐浴在无边佛法和晨钟暮鼓里的咖啡。
而且在寺庙喝杯咖啡,你都不好意思嫌贵,也不好意思嫌弃咖啡豆不好,味道不正宗。
寺庙咖啡,总是自带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比如,永福寺的“慈杯”咖啡,处处透露着禅机,一炮而红。
“慈杯”即“慈悲”,还是寺里的月真大和尚亲自题的字。
所有的咖啡,全部都有了全新的高雅名字。
美式怎么能叫美式呢,应该叫“涤烦”,拿铁的名字也太俗了,叫“停雪”,摩卡叫“欢喜”,抹茶拿铁叫“听山语”......
每一款咖啡,都如此清丽婉约,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处子,你一杯咖啡下去,顿觉触达灵魂,放下万般俗念,格局和境界都不一样了。(编不下去了)
而就在最近,杭州法喜寺5元一位的斋饭自助,让年轻人上了头。各种平台又忽然流行起了,到寺庙去吃素斋素面的潮流。
现在好像所有人都爱去寺庙,但又好像每一个人都不是正儿八经去虔诚礼佛的。
实际上,寺庙创业在今年明显活跃起来,其中尤以餐饮赛道热闹,除了咖啡和奶茶,还有寺庙火锅等,如珠海普陀寺自助素食火锅,每位40元,基本涵盖所有素菜。
比海底捞都火爆。
而且,现在每家寺庙都有了自己的爆款产品,比如上海龙华寺、杭州灵隐寺的素面,上海玉佛寺的素蟹粉,成都文殊院的仿荤菜.....构成了寺庙的美食地图。一些香客也并不急着求神拜佛,而是先填饱肚子。
进灵隐寺右转就是十方苑,店里素面有吉祥面、如意面等,最有名的是罗汉面,配菜有笋、青菜、腌菜、蘑菇,配料会根据时节而随机改变。
另外,还有素烧鹅、豆干、腐竹、海带等小菜,吃惯了浓油赤酱的杭帮面,来一碗清淡的素面反而会更加落胃。
灵隐寺的素面20元钱,但要品尝这一美味,需要先期支付40元灵隐寺飞来峰景区的门票和30元灵隐寺门票。同一景区中,永福寺、韬光寺的素面也广受欢迎。
“龙华素斋”在上海龙华寺的最深处。
这家店被大众点评收录了18年,也登上了2023年的必吃榜。龙华寺素面的售卖方式,已经是时下鲜见的“先吃面、后付款”。香客扫桌面上的二维码字支付,全程无人监督,主打一个信任。
杭州径山寺的斋堂在出口处的妙香堂,一碗看上去朴实无华的素面,实则料头特别多,蘑菇、竹笋、青菜油汪汪地堆在面上,好看又好吃。
如果来的时间正好,还能吃到热气腾腾的现烤酥饼、葱包烩,10块钱就有三菜一汤,比许多馆子还要好吃开胃。
在吃的领域香积寺真的很有发言权,因为寺里供奉的是灶神。
15元一碗的素面,浇头却十足,有胡萝卜、黑木耳、素鸡、春笋、四季豆,面条的口感软硬度也恰好。
更出名的是素点心,每到每月的初一、十五和菩萨诞辰,香积寺出口处便会支起小摊子。
限定发售素粽、素烧鹅、福饼、豆腐干,一定要早早去排队,不然就被阿姨们抢光了。
苏州西园寺是本地人最喜爱的寺庙,不仅是拒绝4A级景区的荣誉称号,免收门票,更多是这里的素斋太好吃了!
寺内香火旺盛,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断,有趣的是,香众之间的对话却是“吃面了吗?”
从天王殿旁的如意门进去,左侧便是素斋馆,里面有被誉为苏州美食榜榜首的素面。
价格也便宜,一碗面10元起,随便哪种都不踩雷。
每天食客都络绎不绝,很多人甚至还要连吃带拿,走的时候都拎着至少五六个素包子。
龙华寺,大概是上海最以好吃出名的寺庙了。
每天供应的面不同,最出名的是罗汉面与福缘面,价格15元起步,还有辣白菜和素鸭条,吃完了还可以免费无限量加。
除了素面,这的月饼也是榜上必吃的美食。
非遗绿豆糕,凤梨酥、桂花条头糕等,很多人都买作伴手礼,苔条果仁更一直是公认的中秋必吃。
成都文殊院,是吃素的但又真不是“吃素”的。
文殊院正殿旁边的香园,便是这的斋堂了,天气好的时候院子里全都是坐着竹椅喝着盖碗茶的成都人,相当安逸。
这里的菜品并没有想象中清淡,餐桌上的甜烧白、夫妻肺片、松鼠茄子、豆瓣鱼,全是“荤菜素做”的经典改良版川菜,一看就是“重口味”,令人食欲大增。
作为成都的寺庙,这里还有50元一位的素菜自助火锅,喜欢的也可以一试。
比起江浙沪的斋堂,成都文殊院新奇的是吃饭时的形式。
饭前必是坐禅、念佛,开饭伴着钟声,饭后的餐具自己清洗自不必说,正宗之处是不得用洗涤剂,而要用温水把食物残渣泡起。
近几年,寺庙附近的高端餐饮也在逐渐起势。京兆尹依靠比邻雍和宫优势,打出素食招牌,玩转高端餐饮。人均2000多全吃素,也多次拿下北京米其林三星。
灵隐寺飞来峰景区之外,是名为“隐市”的商业街区,在打车前往售票处的必经之路上。虽然叫做“隐市”,但街区人流量大且喧闹嘈杂。
而此前登上热搜,被冠上“灵隐寺”奶茶之名的“桑茶”其实并不在灵隐寺中,甚至不在主干道上,位置也不好找,是媒体的误植。
桑茶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店就是两个九零后姑娘,用东拼西凑的钱开起来,并没有营销费用。他们在小红书积极澄清自己与灵隐寺无关,但也确实吃到了流量红利。
景区附近的灵隐东公交站,是年轻人的打卡点,因为这里会开来1314路公交车。在去往公交站的天竺路上,也有许多能够吸引年轻人的餐饮小店。
这些小店经营素食、茶咖、梅酒等,新中式色彩浓厚、造景能力突出,不少也荣登必吃榜。
为什么寺庙今年那么火?为什么年轻人蜂拥去寺庙打卡?
说白了,还是内卷压力太大,总想找个地方躺平。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寺庙传统的听佛经、敲木鱼是没有耐心的,但是喝咖啡、吃素斋,让他们在佛门净地和俗世红尘中找到了结合点,满足口腹之欲,终于有了一个很雅致很脱俗的理由。
而在寒冷的冬天,之前爆火的围炉煮茶或许也将出现在各寺庙。届时,又将有无数年轻人在佛门里烤着年糕吃了红薯的打卡照,蜂拥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佛门清净,还是算了吧!
编辑 |和桥机构
参考来源:民宿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合作与支持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