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贸促会报告:中国将加大力度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发展

    地方资讯

    2024-01-05 20:43:31

    6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1月5日,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2-2023)》。这是我国第一份体系化阐释中国商事调解发展情况的全面型报告,填补了国内空白。

    随着国际经贸往来密切,商事调解以非对抗性、解纷快、成本低、当事人对调解程序和结果的可控性强等独特优势,日益成为商事纠纷的重要解决方式,并与诉讼、仲裁共同构成商事争议解决的“三驾马车”。

    从商事调解组织公开数据来看,以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为例,2020年案件数为3809件;2021年为4989件;2022年为9531件。2023年,中国贸促会调解系统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12509件,较去年同比增长31.3%,标的额为人民币105.3亿元,其中来自法院案件10884件,独立承接案件1615件,全年受理涉外商事调解案件1273件,占案件总数10.18%。

    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主任、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执行副主席蔡晨风表示,当前,商事调解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特别是2019年《新加坡调解公约》开放签署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完善本国的商事调解法律和制度,积极推动商事调解的发展,着力提高自身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蔡晨风表示,商事调解的发展水平也已成为全球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2022年世界银行推出新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将“商事调解”列为其中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世行认为,“运作良好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健康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而其中效率和质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商事调解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商事调解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蔡晨风指出,当前,商事调解的组织数量日益增多,商事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商事调解的社会影响逐步提升,商事调解的文化日渐浓郁。但是,目前我国商事调解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包括底数不清、影响力不够大,无法满足商事主体旺盛的服务需求、宣传力度不够等。

    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2023年启动了《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2-2023)编写工作。中心委托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湘潭大学)基地主任廖永安教授团队承担研究与编写任务。

    廖永安指出,2022-2023年,中国商事调解发展较为迅速,且取得很多实质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在政策与立法方面,调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在商事调解组织的发展方面,国内商事调解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在商事调解人才发展方面,商事调解员的队伍不断壮大;在案件数量方面,调解受案量逐年增速快;在商事调解国际化发展方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尽管我国商事调解发展迅速,但实践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表示,一是商事调解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二是商事调解机构的竞争力有待提升;三是调解员队伍能力和水平有待强化;四是社会对商事调解的认可度有待提升。

    蒋惠岭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加强商事调解顶层设计;第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事调解组织;第三,打造国际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商事调解员队伍;第四,推动商事调解国际化交流合作;第五,大力宣传商事调解理念和文化。

    报告还介绍了“一带一路”中的国际商事调解。作为以项目带动沿线国家合作的投资型“经济圈”,“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新型国际合作体系。在处置投资争端时,强调的是各方利益的同步关切。调解作为软法机制,能有效适应“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法律体系、文化传统、商业惯例等方面的差异,“一带一路”也为中国国际商事调解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总体而言,中国国际商事调解在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中持续向好发展,但也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