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春节不回家:年轻师徒坚守天然气保供岗位
2024-02-10 20:55:59 87
  • 收藏
  • 管理

    2月10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在享受春节的喜庆团圆,而在重庆市北碚区和渝北区交界的大山深处,有一对85、90后的年轻师徒仍然坚守在相国寺储气库,这里是国家天然气管网中卫—贵阳联络线上的重要配套工程,是京津冀和川渝地区冬季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压舱石”。

    师傅蒋春健正在使用红外线测温枪测试管道温度。

    “老妈,新年快乐!放心嘛,我在站上挺好的,有我师傅陪我过年呢。”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现场看一下了,拜拜啦。”

    “师傅!等等我!”

    挂断电话,小伙子麻利地拿起桌上的安全帽,几个小跑步跟上师傅的脚步,两人往相国寺储气库集注站集输工艺区走去。

    相国寺储气库历年来都有“师带徒”的传统,这对师徒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对。

    师傅蒋春健是个85后,经过十余年的摸爬滚打,从一名操作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技术员,曾经跟着站上的老师傅当徒弟的他,今年第一次成为了别人的“师傅”。徒弟杨金凇去年刚毕业,工作第一天就来到了相国寺集注站,从最基础的站场巡检和日常倒班开始,慢慢熟悉和掌握了储气库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为了更快进步,两人便结成了师徒。

    今年是杨金凇入职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了更快提高技术水平,他主动要求春节值守,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节,但有师傅的陪伴他感到很踏实。

    受冷空气影响,春节期间气温下降,截至2月10日,相国寺储气库在第十采气期内已累计采气约18亿立方米,源源不断的天然气通过全国联通的管网输入到千家万户,按照冬季每个家庭每天用气1.5立方米计算,相当于12亿个家庭一天的用气量。

    在生产过程中,天然气中存在的水分会不断加快设备腐蚀速率,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水合物甚至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损坏、降低管道输送效率等,因此必须做好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对天然气中的游离水进行脱除,降低水露点,防止水合物生产。

    师徒二人正在检查调节阀工作状态。

    两人来到千万立方米三甘醇脱水装置区,认真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仔细记录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高度等参数,对设备进行基础的现场维护。

    这台设备是国内单套处理量最大的三甘醇脱水装置,每日处理量可达1000万立方米,于去年11底成功投运,首次参与到相国寺储气库的冬季调峰保供中,体量庞大、工艺复杂,且没有经验可借鉴。

    每一个数据,他们都要反复确认和分析,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生产情况的判定失真,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储气库的正常采气。

    相国寺集注站位于海拔近千米的华蓥山脉顶部,冬季温度低至零下,在室外待上一阵子,手便冻得通红,两人在寒风中确认了一切情况正常后,才继续巡检下一处装置区,一路上走走停停,师傅认真耐心地讲解每一台设备的生产流程和防护重点,徒弟仔细地在巡检平板上录入数据。一趟下来,他们要在这相国寺集注站里走上两万多步。

    巡检结束后,必须对当日站场情况进行汇总,并和班组一起对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交流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做完这些后,杨金凇习惯性地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一一记录下来。

    师徒二人正在对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交流分析。

    值班期间每日监控运行数据,做好现场设备巡查,开展隐患排查,学习标准制度是他们的日常。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8点,师傅亲自下厨给两人煮了顿饺子,师徒俩一起看起了昨晚因为去现场而没看完的春节联欢晚会。

    杨金凇吃得很满足,虽然这是他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没在家过年,但是师傅的言传身教、同事的团结互助、前辈的倾囊相授,让相国寺储气库已然成了他第二个家,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他非常自豪,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以师傅为榜样,守护好这座天然气“宝库”,守护好千家万户的温暖。

    作者:谭沁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文 庞源山/图



    上一页:新疆天山最高峰在阿克苏,到阿克苏看托木尔峰的十大理由 下一页:“菌”不见,春节饮食才健康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