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地方资讯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疾驰,沪苏湖铁路全线计划2024年底开通

    地方资讯

    2024-04-02 19:37:13

    53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实习生张校毓 湖州报道

    长三角正在加速织密区域铁路图。

    4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在沪苏湖铁路湖州南浔站建设现场上获悉,目前,沪苏湖铁路轨道工程正线铺轨剩余156.8铺轨公里,计划6月30日完成。沪昆改线铺轨剩余48.2铺轨公里,计划7月10日前完成。站房工程方面松江南站、苏州南(汾湖)站计划11月30日前完成,其余站房计划7月30日前完成。

    与此同时,目前全线正线无砟轨道铺轨基本完成,计划2024年底开通。沪苏湖铁路的“规划图”“施工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生动的“实景图”。

    据了解,沪苏湖铁路始于上海市虹桥站,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正线长度约163.8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沿途共设上海虹桥、松江南、练塘、苏州南(汾湖)、盛泽、南浔、湖州东、湖州等8座车站。2020年6月5日沪苏湖铁路先行段开工建设,2020年8月1日全线开工建设,现在已进入最后建设冲刺阶段。


    作为投资总额高达380.04亿元的项目,沪苏湖铁路已成为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指出,高质量发展包括高质量的需求与供给、高质量的资源配置与高质量的经济循环等,长三角因此必须以轨道交通为重要支撑,建设成为全国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世界级城市群有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发达、高度同城化等特征,虽然长三角地区有我国最发达的轨道交通,但目前仍不能满足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在他看来,长三角构建功能定位准确、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层次清晰、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势在必行。

    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圈”

    在沪苏湖铁路通车后,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湖州,湖州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同属“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是“接沪融杭、联通苏皖、环湖协同、辐射内陆”的重要枢纽。

    “湖州曾是长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高铁不直达上海的城市,如今这一历史机遇已经来临。通车后,湖州将成为‘十字’骨干高铁交汇城市,到达上海、南京、杭州最快高铁旅时均在50分钟以内的长三角唯一地级城市。”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李红伟说道。

    在此次沪苏湖铁路“四季看变化”系列活动之“春看聚力争先”活动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湖州南浔站现场看到,目前站房正线无砟轨道铺轨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相关设施的完善工作。

    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湖州已建成杭宁高铁、商合(湖)杭高铁2条高速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加快建设,沪苏湖高铁将于2024年开通运营,“十字型”高铁网即将成型;已形成杭宁、杭长、练杭、申苏浙皖、申嘉湖、杭州二绕“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四好农村路”成为全国标杆。

    与此同时,湖州拥有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湖锡线、湖嘉申线、东宗线、东苕溪和梅湖线等“七干七支”内河航道网,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长湖申航道有“中国小莱茵河”之称;建有德清、安吉2个一类通用机场。全面开展“1211”综合交通重大项目促开工行动,即将形成30分钟通达上海、60分钟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90分钟通达长三角所有地级市的“369交通圈”,即将成为全国首个“县县通高铁、镇镇通高速”的地市。

    市市通高铁

    近年来,长三角铁路致力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发展,通过路网铺画,逐渐解除经济发展“瓶颈”束缚,区域运能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5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铁路营业里程逾143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100公里。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旅客在长三角乘坐了一次火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沪宁沿江高铁的建成通车,也让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县域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南沿江地区对高铁的巨大需求和“瓶颈”压力有效缓解,江苏省高铁网的整体功能明显提升。从开通至去年底,日均发送旅客超3.6万人次。

    江苏省铁路办工作人员表示,去年江苏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36%;“十四五”前三年完成投资1446亿元,与“十三五”前三年相比增长23%。截至目前,全省铁路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其中高铁超过2500公里,跃居全国前列,密度达到237公里/万平方公里,居各省区之首。全省开通高铁客运业务的车站增加到73座,密度为6.8座/万平方公里,为支撑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等增加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力。

    1月10日运行图调整后,长三角每日开行复兴号列车685列、同比2023年一季度运行图增加64列,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7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上海和南京之间,现在每天往返的列车达627趟(其中动车组列车545趟),运营时间内平均3、4分钟就有一班;紧邻上海的苏州地区,现在每天8点前开出往上海方向的早通勤高铁列车20趟,几乎趟趟爆满。

    目前,江苏共有73座高铁站开通客运业务,密度位居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全部开通进京达沪高铁列车,“一网覆盖江苏、一票走遍全省、一站发往全国”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去年共开行旅客列车24.29万对,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360列,累计发送旅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146%,铁路占比首次超过50%,成为群众出行首选。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区域铁路与轨道交通联合研究基地主任杨彦生表示,目前在国家的骨干高铁网,在长三角地区基本成形。国家八纵八横的高铁网,有三纵三横是在长三角,各个城市地铁网基本成网。但与此同时,既有铁路的利用与新线的建设要融合。现在国家铁路网已经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是4.2万公里,这些铁路有一些能力非常紧张,有一些能力已经相当的富裕,尤其是在城市周围或者是大城市之间的既有国铁线路,可以充分地利用。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