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媒体播报

    M2余额超300万亿元,央行报告回应“钱去哪儿,钱在哪儿”问题

    媒体播报

    2024-05-11 23:25:42

    117 0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300万亿元,存贷款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通胀水平保持低位,市场有疑问这些钱去哪儿了,是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有没有空转。对此,央行一季度货政报告专栏通俗地解释了什么是钱,并通过分析银行存贷款流向,用详实的数据解答了“钱去哪儿,钱在哪儿”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央行可以适度引导“钱去哪儿”,但主要还得靠经济主体的自身需求。据报告分析,过去我国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行业和期限结构上,以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领域为主,中长期贷款居多。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动引导资金投向,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也在优化。但总体看,由于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得到的融资更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通胀仍保持低位。

      经济循环恢复需要时间,一部分钱沉淀在居民部门。报告表示,只要银行还在资产扩张,钱一经创造就不会减少,只是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循环转移。分部门看,由于居民消费还在恢复,目前主要淤积在居民手中。同时,由于疫情冲击、风险偏好下降,企业和居民资产摆布上也更倾向于收益更稳定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导致经济循环中的“活钱”变少、循环不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百姓和企业微观感受上都缺钱,而金融体系货币总量还在增加的矛盾。

      货币存量已经不少,关键是盘活存量、畅通循环。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宏观政策的重心要从过去的增加供给更多转向提升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平衡,央行能调节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对于存贷款等资金流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的需求,需要财政等政策发挥合力。我国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正快速发展,这些投融资活动并未通过传统的银行存贷款实现;居民买柜台债更加便利,存贷款和货币需求也会下降。业内人士还提到,随着直接融资发展,未来M2增速将放缓,但这并不是金融支持力度减弱,反而是融资结构优化、金融质效提升的体现,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满足也是好事。(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