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 乡村头条

    坚守高山三十六载 广电精神熠熠生辉——记广电守护者邹光友

    乡村头条

    2024-06-20 17:09:12

    62 0

    在重庆市江津区东部,海拔1038米的骆崃山上,有一位默默坚守的广电人——邹光友。他自1998年起,便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这座偏远的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至今已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三十六载。

    邹光友,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是中国广电重庆公司江津分公司骆崃山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高山值守员。他所坚守的岗位看似平凡,却承载着市级微波中断、地面数字电视、应急无线广播和调频广播等重要任务,辐射周边20几个乡镇街道2000余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80余万。

    为了保障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邹光友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不仅要日常监控广播电视发射信号,还主动承担起技术保障维修职责,经常登上悬崖边35米高的发射塔进行维护保养。冬天,铁塔上冰冷的设备冻得人手疼;夏天,暴晒后的铁塔热浪袭人,汗水滴上去滋滋作响,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突发故障时,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进行处理修复。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邹光友多次与危险擦肩而过。雷雨季节,他记不清被电击过多少次。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电闪雷鸣之夜,他为保护设备冲向机房,关闭总电闸后遭遇雷电袭击,被电击得全身发麻摔倒在地。还有那肆虐的暴风雪,2008年冬天的大雪封山,他为保信号不中断,毅然决定下山背油,一天来回上下4趟,步行10多公里,将100公斤油背上山。

    山上的生活不仅充满危险,还异常艰苦。夏天是野兽、蛇鼠、蚊蝇的天下;冬天则是暴风雪的考验。长期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邹光友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咬着牙坚持工作。

    工作的艰辛也让邹光友对家庭充满了愧疚。发射台的其他两位同事相继退休和离开,所有工作都压在他一人肩上。他无暇照顾家庭,妻子最终无奈离开,父亲病重去世他未能见最后一面,孩子的成长他也缺席。

    如今的发射塔,经过三次改造后,已由原来的35米变成了现在76米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期间,邹光友从山下向山上背运更新的各类设备超过10吨,穿坏80多双胶鞋,抢修设备400多次排查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500余处,为集体节约和挽回损失达100万元以上,正是他这样的执着与坚守,确保了骆崃山发射台的数十台设备,始终保持着正常运行,保持36年“零事故”。

    邹光友的坚守与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荣获了众多荣誉,2010年获江津区首届先进者称号,2012年获重庆市第五批身边好人称号,2020年所在发射台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获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等。

    在中国广电重庆分公司、集团(总台)及所在分公司的支持与关怀下,邹光友表示将继续发扬广电精神,为广播电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孝波 黎治权 中国广电重庆分公司 文/图)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