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陕西西安】永寿县听民声 谋民事 解民忧
2024-07-14 02:22:27 44
  • 收藏
  • 管理

    【陕西乡村讯】“张叔,起得早啊,方便的话咱去你屋里坐一下。”“三哥,你对咱镇上、村上工作有没有啥建议?”

    一大早,永寿县马坊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来学文将11名村“两委”成员、驻村包村干部分为3个走访小组,整装待发,开始了一天的民情大走访。

    进门入户 用心聆听群众心声

    夏日炎炎,麦香悠悠。阵阵蝉鸣掩盖不住农机的轰鸣声。在东张村乔张小组,来学文拿着大走访登记表仔细记录着,挨家挨户地了解群众诉求。

    东张村辖村民小组6个、人口349户,其中脱贫户79户,五保、低保、残疾人、留守儿童等81人。在全村开展大走访活动,对掌握民情民意、收集问题线索、全力纾困解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活动开展之初,走访小组却吃了不少“闭门羹”。“还是工作方式不对,每到一户二话不说只问群众有没有诉求,群众当然不愿意搭理。”来学文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小组成员也由此改善了工作方法。

    拉家常、话冷暖、诉真情,群众和走访小组熟络起来,反映的诉求、建议也多了起来。

    “我对镇上、村上工作满意得很,没有镇、村干部的辛劳付出,光是村上生产路就要难倒好多人,这次开展的这个大走访工作真的好,咱干部好、支部好。”村上的老支书说。

    纾困解难 群众心声得到组织关切

    “老李叔,盯着摄像头,跟我一块眨眼、张嘴!”村民李争气关于养老认证的“心头事”被村干部轻易“化解”。

    倾听群众心声的目的在于解民忧、暖民心。走访期间,走访小组对于能立即解决的,当场办结,对于无法解决的,当天邀请包片领导、镇政府相关业务干部共同召开座谈会研究,协商解决群众难事、硬事。

    村民宋海龙反映“缺少小麦晾晒场地”,村上把村阵地广场列为小麦晾晒场地,组织人员清理干净并在微信群内“官宣”开院晒粮,让群众安全、便利完成“三夏”生产。

    村民张倩倩提出“留守儿童暑期缺少陪伴、照顾,有安全隐患”,村上“童伴妈妈”工作室主动联系咸阳市“蓝色志愿队”,邀请了5名支教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小手工制作、户外植树等活动,保证了孩子们留守不失守、安全有陪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走访活动开展以来,东张村“两委”班子注重听群众心声、更注重给群众“回声”,群众诉求回应率更是达到了85%以上。

    建章立制 群众呼声变成热烈掌声

    不久前,东张村党支部书记来学文接到一个电话,村民张永宏怒气冲冲地说:“村上垃圾桶到底有没有人清理,路面上的生活垃圾有没有保洁员负责?”

    事实上,东张村有9名保洁员,每周也会组织村组干部进行卫生整治,但结果往往是“一边整、一边乱”。究其原因,各保洁人员清洁区域不明晰、考核机制不健全、个别垃圾桶放置点设置不合理。

    “改善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抓手。”村“两委”下定决心,抓紧抓实村居环境长效治理这件事。经过会议商讨,对9名保洁员划分了清洁区域,作业标准改为“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指派了2名村组干部负责保洁区域卫生监督,并将垃圾清扫清运纳入保洁员日常考核。村上干净了,群众心里舒坦了,原先“气冲冲”的张永宏也对村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阳炭烹六月,群众对工作的认可仿佛成了村组干部养胃解暑的甜米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东张村“两委”正带领村民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上一页:【陕西西安】灞桥区2023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过区级绩效评审 下一页:【陕西西安】淳化县“五治融合”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