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18:36:02
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这蕴含了对当前城乡关系的深刻判断,指明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改革举措卓有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指明了道路。
当前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窗口期,城的比重逐渐上升,乡的比重逐渐下降,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无论城镇化怎样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也是客观规律。具体到我国,当前有近5亿人生活在农村,即便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因此,要一头抓“城”,一头抓“乡”,双轮驱动,让城镇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比翼齐飞,不断推动农村在城乡融合中迸发新活力,促进城乡居民更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更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城与乡互促互补、共建共享,一体推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要不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准确把握当前人口流动呈现的新趋势,如流动人口在城镇人口中占比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和技能较前一阶段有所提升,实现了人力资源禀赋的升级。然而,大量流动人口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并非意味着他们与城镇户籍人口一样能享受到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工作、生活及享受公共服务的门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有知识、有技能的进城农民要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期待,进一步释放流动人口质量红利,助力城镇化建设。
要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扭转长期以来资源要素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聚集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县城“城尾乡头”的衔接作用,以县域为载体,推动县域范围内城乡产业融合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做实做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制度设计,让优质教育、养老、医疗资源通过机制保障有效向农村延伸。努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跨越“看得见”的空间分隔,破除“看不见”的机制壁垒。城乡融合发展明确了处理城乡关系的解题思路。要努力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逐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融”出城乡共同繁荣新画卷。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