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油茅”金龙鱼,越游越没力
2024-08-16 20:57:51 84
  • 收藏
  • 管理

    “油茅”金龙鱼,越游越没力

    在国内米面粮油巨大的刚需面前,金龙鱼既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又具备渠道供应优势,但风风火火忙了半年,还是不挣钱。

    分析公司日前披露的半年报,如果不是投资收益和补助的助攻,业绩会更难堪。

    在粮油之外,公司已重点布局了调味品、中央厨房等产品,试图通过培育新业务,助力业绩。效果如何,至今还难以看到。

    挣点辛苦钱

    每年营收规模动辄2000亿元,金龙鱼(300999.SZ)带给中小投资者们的惊喜并不多。

    日前,公司交出一份不算很好的半年业绩答卷。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94.78亿元,同比下降7.78%;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13.57%;扣非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大增1013.79%。

    非经常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合计1.42亿元;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处置损益10.30亿元。当期,非经常损益合计为9.36亿元。

    期内,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6.74亿元、389.66亿元,同比下降5.24%和12.37%,毛利率分别为6.86%和1.01%;销量分别为11373千吨、12129千吨,同比增加2.53%和3.67%。

    2024年上半年,金龙鱼整体毛利率为4.90%,净利率为0.94%,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75个百分点、增加0.27个百分点。

    “油茅”金龙鱼,越游越没力

    盈利水平低,是大型粮油企业的通病,行业讲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以量取胜,金龙鱼更是如此。

    以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业务为例,期内,营业成本在其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3.14%和98.98%,直接材料占比在90%左右。上游原材料价格稍有波动,就会严重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此外,下游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也在左右经销商的信心。

    公司曾经在一次机构调研中坦言,消费持续偏弱,经销商库存消化缓慢,以至于进货意愿降低。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合同负债较上年下降31.47%,为29.81亿元。今年上半年,合同负债15.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65%。这说明,经销商的打款意愿仍然不足。很多经销商,干脆不干了。上半年,公司经销商减少465家,其中,东部区域减少221家。截至6月末,经销商还剩8257家。

    “油茅”跌倒

    金龙鱼是国内最大的粮油供应商,其核心品牌“金龙鱼”已不单单聚焦于食用油领域,近年来还延伸至米面调味品以及预制菜等细分类领域。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金数据,2022年,金龙鱼、中粮集团、鲁花、上海良友、长寿花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39%、15.3%、6.7%、3.1%和2.6%。

    但这几年来,这条鱼似乎越游越没有力气,盈利能力急剧下降。2020年至2023年,毛利率由11.01%一路降至4.83%,同期,净利率徘徊在1%-4%之间。真如外界所言,它只是粮油“搬运工”。

    “油茅”金龙鱼,越游越没力

    在金龙鱼眼中,量大利薄的经营思路,这正是自己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可借此逼退其他潜在竞争者,保持霸主地位。

    2020年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高峰时期2021年初,总市值逼近8000亿元,“油茅”的光环加身。如今,其总市值仅有1426亿元(昨日收盘)。

    业绩持续疲软,股价跌跌不休,中小投资者们纷纷“割肉”离开。公司股东数由去年12月31日的15.09万户,降至今年8月9日的13.79万户。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开始撤场。去年末,尚有262家机构持股,截至今年6月30日,仅余11家。



    上一页:星巴克,换帅就能解愁? 下一页:周黑鸭成也拓店,败也拓店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