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路口拓宽了,学生上学就不拥堵了!”近日,綦江区通惠街道新都汇小区大门口,网格员刘红霞指着新拓宽的人行道路口说道。
綦江区通惠街道新都汇小区大门口新拓宽的人行道路口。(张静 摄)
这是距离新都汇公交车站最近的人行道,是通惠小学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之前因为路口狭窄,只有1米多宽,在早高峰时段,常常出现学生拥堵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刘红霞将问题上报到基层智治平台,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迅速派单,按照职权划分,区城市管理局接单后立即派出力量现场走访商议,最终决定拓宽人行道路口。4天后,工程完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网格员通过手机将发现问题上报到基层智治平台。(张静 摄)
网格员提交问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解决问题,这样的联动在通惠街道时常上演。近年来,通惠街道持续优化“141”基层智治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前哨”“探头”作用,通过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实现了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实时监控和高效调度,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网格员发现问题,需要经过村(社区),再到街镇、部门,层层上报,现在将问题录入基层智治平台,便可撬动街镇、区级层面的资源,及时处置问题,更快捷更有效服务群众。”通惠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岗曾碎秀说。
在通惠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线上调度辖区各村社的森林防火工作。(张静 摄)
不仅调度高效,今年5月,通惠街道基层智治平台还上线了智能监管系统,通过“智能前端监控+视频AI算法+智治平台”,工作人员便能“一屏掌控”城市运行情况。
记者在通惠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厅屏幕上看到,公共区域不文明行为、商户占道经营、人行道违停乱放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只需对着显示屏,便能早发现、早处置这些问题。
“这不仅减小了街面人员巡逻的压力,还大大提高了执法巡查的覆盖深度和广度,让执法更智慧、更便捷、更精准。”曾碎秀说。
不仅如此,智能监管系统还具有远程喊话功能,可进行非接触式执法。
“对系统巡查发现的流动设摊和违章停车,我们可以先进行‘隔空喊话’,劝导违法人员自行离开,对劝导无效的,再上报指挥中心。”曾碎秀说,非接触式执法实现远程发现、及时处置、柔性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实时检测、智能监测、自动上报、快速处置……得益于智能监管系统,通惠街道执法既有时效、更出实效。截至目前,通惠街道已通过智能监管系统上报和处置事件300多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执法+监督’数字应用与街镇基层智治平台的贯通应用,打造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探索智能执法新应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切实把精细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群众‘心坎上’。”曾碎秀表示。
站长:乡村生活网;联系电话:023-72261733 ;微信/手机: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办公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